互動式電子白板廣泛進入課堂教學環節,已成為教學活動多媒體化發展的趨勢,那么目前的用戶體驗實際如何呢?下面由廣州視睿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智能平板事業部副總經理黃明寒對《從希沃在交互式教學中的用戶體驗設計淺析教育裝備行業未來》發表演講。
廣州視睿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智能平板事業部 副總經理 黃明寒
黃明寒:大家下午好!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們怎么做教育行業的,我們四年從零做到六個億,這六個億怎么做到的,和大家分享一下。
這個是針對教育技術變革,上午劉主任已經談的非常透徹了,這點我們不談了。劉主任提了一句話,我們國家一直在教育方面模仿美國,實際上我們進入這個市場很早,為什么選擇教育?更多的是因為我們看到了美國一份計劃,美國教育變革計劃。這個是2010年10月份發布的一份文件,在國內有中譯版,如果對教育感興趣的可以去網上看看這本書,《美國教育技術計劃2010》。現在談的十年規劃,在發展綱要里面唯一只有教育用了“改革”兩個字,也就是說一直對原來的教育模式政府和咱們的普通民眾都是不滿意的。所以在綱要里用了“改革”兩 字,他希望用技術手段推動改變教育模式的手段,改變教育學。最終通過教育創新,人才培養創新,產業創新,教學創新,提高綜合國力,這是國力的根本。在經濟形勢很危機的時候,這一點國家的投入是不會改變的,這種情況十年也不會發生變化,至少在2020年我們國家對教育的投入不會降低。所以這是非常大的一個市場,正因為看到這個市場我們選擇進入這塊。
我們選擇的一個方向,我們先瞄準了黑板,畢竟它是對使用習慣不會發生很大改變,對教育形式有個傳承的媒體。教學從多媒體教學開始,早期比如用電視機,用其他各種演示手段,包括幻燈機,只是單項的廣播傳輸,隨著電子白板使用,變成互動式教學,之后是Pad,研討式的,個性化教學。在未來我們教學模式會發生什么改變呢?剛才各位同仁都分享了未來對行業發展的預期。我們認為未來是沉浸式的教學模式,學習過程當中學生是沉浸在虛擬仿真的世界里,通過各種感官的刺激他來對學習的內容進行更加深刻的記憶。也許經過若干年之后孩子們他們在學校里面可能不需要在學校里了,他可能就是戴上一副眼鏡,甚至不需要戴什么眼鏡,通過感官,比如通過腦電波,把自己置身在虛擬環境當中,老師和學生,和其他的學習者,在共同的環境里面進行交互,像《阿凡達》里面所描述的境界,未來是有可能的。只有這種身臨其境的沉浸式教學才是未來教學最終極的目標。
對未來教育發展的預估有不同的流派,不管怎么樣,我們現在發現很有意思的一個情況,大家都覺得我們手上有技術,我進入這個行業應該沒有問題,我只要把我的品質和成本做好了,我把客戶關系做強了,這個市場我就能觸手而得。在座有很多家電品牌,家電品牌在這方面有很強的實力,比如在品質、在服務方面都做的非常棒,但是為什么在教育領域總感覺使不出力,使出來不知道往哪發,其實我們更多關注功能這塊,更多關注產品品質,但是我們忽略了一點,就是用戶體驗。“用戶體驗”這個詞最早是美國的一個心理學家在九十年代提出來的,最早它是應用在軟件,在互聯網這個領域,我們看到互聯網領域各方面做的最棒的,逐漸轉向了這樣一些設備和終端領域,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把用戶體驗放在第一位。這種體驗是純粹主觀體驗,用戶體驗也有相關的國家標準,感興趣的同仁,比如做研發的,可以看一下ISO 9241-11標準,里面對體驗有不同維度的分析,這種維度有不同的見解和不同的流派。比如有效性,首先一個東西能不能用,是不是有效,能不能滿足最基本的功能,好不好用,最后用的開不開心、滿不滿意。
我們說一下我們在用戶體驗方面怎么做的,我們對研發工程師的要求是用戶永遠不會犯錯,更多在于細節,在于一點一點的積累,只有通過細節打動客戶才會把品牌忠誠度建立起來,這是我們非常關注的。談到用戶體驗,我們必須要非常了解用戶,我們很多研發工程師在做研發的時候,研究設備,閉門造車,我們要求首先最起碼一點,你要了解你的用戶群體是怎樣的特性,你必須要收集用戶數據和他的角色。比如他的身高比例,他用左手右手,他性格怎么樣的,他愿意用什么樣的模式教學。其實在很多方面我們要通過大量的訪談然后來累計建立自己的數據庫。建立起這個數據庫之后你會發現這里有很多對我們的設計有指導意義的數據,能夠對你的一些功能設定起到巨大幫助。比如說人體尺寸,人的操作姿態和體能,比如站立的時候他習慣性的姿態是怎樣,他喜歡站在教室左邊還是右邊,有多少老師喜歡走到學生當中去等等,都有相關的數據,這個數據沒有官方的,都是企業通過廣泛收集得出來的企業內部的資料。
比如我們一個新的產品出來,一個設備用戶要用它,必須要有安全的體驗感,分兩部分:一個是身體安全,一個是心理安全。先談談心理安全,這么大一個設備,老師使用者,他擔心的是我會用,我敢用,但是如果學生碰到這個設備會不會有傷害,或者這個設備本身會不會存在隱藏的東西,比如漏電,存在心理的不安全感,要打消心理的不安全感。站在用戶的角度上我們必須要對外觀、結構等等各方面進行考量。比如防雷的,語言呼叫設計,用眼安全的設計,輻射的設計。在行業里面有不同的說法,液晶顯示屏和投影技術,液晶對眼睛傷害特別大,會影響視力,未來液晶一定會被淘汰。在座各位,從我們臺上的和左手邊的液晶屏看一看,這一天我一直坐在那個位置,看著投影屏非常累,但是看到這個我感覺特別舒服,一個人一個愛好。液晶長時間對著學生是否會造成視力下降,其實取決于你的用眼衛生,以前沒有電子設備一樣有人造成近視眼,主要是環境有關系。所以現在業界還在對這個進行爭論,沒有一定的定論。比如像觸摸技術,有不同的定義,用戶的體驗他就是希望能夠快捷,在觸摸技術方面使用了鴻合的紅外觸摸技術,購買了一批。但是我們要跟上用戶的需求,于是自己組建了團隊,現在在紅外領域出貨量行業里還是居于前列的。
用戶體驗方面,有些學校里面黑板是不能使用的,所以防塵功能、防蟲子的功能你都要考慮,所以容錯要考慮進來,一致性、安全性是用戶體驗的幾大考慮因素。這是雙重按鍵設計,通過它可以進行各個通道的切換,我們自己有個體驗式,每個產品出來時候我們會觀察使用者他們的使用方式,不是說找錯,看他們的使用習慣。據我們發現,用戶在做其他操作的時候很容易按錯,有的時候是低頭尋找按鍵,這種方式肯定不是用戶喜歡的。于是我們經過長期投入,技術攻關,我們第一個推出來了在屏幕上整體按鍵,是雙重的按鍵設計。這是我們最新的產品,這個產品大家可以看到,電源的按鍵有大有小,尤其是電源鍵,是最大的。為什么要設計大一些呢?我們用過很多不同的電源按鍵,比如有那種觸摸式的,我們現在換成這種電源按鍵,按下去有感覺,觸摸式的按下去沒感覺。這種是非常有質感的按鍵,目的是為了讓老師能夠在不需要觀看的時候拿手一摸就能夠感知它在哪,然后進行操作。一般來說電源鍵是用的最多的,這方面我們也考慮了用戶體驗。包括OPS技術,王總對我們的OPS應該是非常了解的,我們在2011年就推出了我們自己的OPS模塊,這也是出于用戶的考量,當時都是內置在電腦里,當時我們推出了獨立插拔模塊。
新技術越來越先進,對智能化雙系統,基于Android應用越來越多,傳統是把Android和windows分開,我們現在雙核心引擎,可以非常方便的切換。比如這是Android的界面,小框里是windows界面,可以同時運行,并且文件可以在這兩個里面進行調度。
在軟件設計方面花了很多心血,我們的應用軟件設計和很多同行應用軟件設計不一樣,這塊我們做了很多調查,老師在用的時候他的習慣,比如我們插入一個圖像,老師喜歡從上往下去找你的圖標還是從下往上找,喜歡從左邊開始還是右邊開始,圖標大小根據尺寸,最小不能小于多少,最大不能大于多少,如果圖標像素點設計過多過小對用戶體驗會產生什么,這些我們都充分考慮了。我們專門有一個用戶體驗設計的團隊。目前希沃對整個設備投入人力非常多,我們有超過300位研發工程師。有一次我們一個客戶跑過來參觀,你們怎么這么多人,他說我去過其他的企業,他們就五六個工程師就搞定了。我說是,但是你如果要把一個設備,把一個終端,做到真正的人性化,做的很穩定,有大量研究要做。為了保障用戶體驗我們在硬件做了大量投入,包括實驗設備,環境可靠性實驗室,光是一個EMC實驗室就投入了1600萬。目前正在設計一個新的設計中心,準備建立400平米的可用性實驗室,相當于單面的房,單面的玻璃可以觀察。
未來的趨勢有多種需求,比如物聯網,三網合一,云計算,3D仿真。不管是哪一個技術,企業要想在市場上長期生存發展,得到用戶真正的認可,在這塊必須抓住細節,要抓住用戶體驗,用戶體驗把握住了你就把握住了市場,我們希望和各位同仁共同維護好這個行業,不要讓用戶覺得這個行業不就是那么回事嗎,這個行業不怎么樣。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