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內首個液晶材料生產工廠——青島迪愛生TFT面板顯示材料工廠建成,并開始根據客戶需要試生產樣品。根據計劃,該工廠正式投產后,明年將能向包括青島在內的國內液晶面板生產商提供20噸的液晶材料,未來3至5年,其年產值有望實現10億元。不僅如此,隨著迪愛生面板顯示材料工廠的投產,國內平板顯示產業由此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對于青島而言,作為國家家電電子產業基地,僅在液晶電視制造領域,就有市場排名靠前的海爾、海信兩大品牌,液晶材料的本地化生產,無疑將加密青島TFT產業鏈。
國內平板顯示材料青島破冰
作為中國光學光電子行業協會液晶分會秘書長,梁新清十分看重液晶材料在發展中國平板顯示產業方面的重要性。
在青島迪愛生液晶材料工廠建成儀式現場,他表示,隨著項目建成投產,中國平板顯示產業液晶材料空白的局面將在青島首先打破,該產業將由此形成完整的產業鏈,這對于做大中國平板顯示產業,完善產業配套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梁新清寄予厚望的青島迪愛生液晶材料工廠建設在嶗山科技城內,這項僅用了八個多月時間就建成的新廠區占地8700平方米,上下兩層樓的新工廠除了生產車間外,還配備企業研發中心。
在新廠區,記者發現,這里所有的窗戶都是雙層,并且由于室內壓力大,室內空氣全部向外流動。青島迪愛生液晶有限公司董事兼總經理宮強表示,基于TFT液晶材料對于環境的嚴格要求,生產廠需要保持1000級以上的潔凈環境,像這里部分生產車間的潔凈標準達到百級以上。
成本優勢吸引國際巨頭轉移
青島迪愛生液晶有限公司是國際三大液晶材料巨頭之一的DIC(迪愛生)在中國大陸設立的首家液晶材料生產廠,新建的TFT-LCD面板顯示材料項目注冊資本500萬美元,今年2月底開工建設,本月正式建成,并進入試生產階段。根據計劃,該生產廠明年的產能將達到20噸液晶材料。“作為面板材料的下游企業,目前京東方、華星光電在國內運營了兩條面板生產線,他們對液晶材料的需求量在3噸左右。”宮強介紹,除此之外,國內還有六條面板生產線在建或試生產,并有望在兩年內建成,因而國內市場對于液晶材料的需求量非常大。
鑒于此,以及基于自身產業轉移的戰略需要,國際三大液晶材料巨頭都把目光投放到中國大陸,特別是DIC提前進行布局,把在海外的生產線首先轉移至中國大陸。
國內的人力成本、采購成本、生產成本等等都比國外低,并且交貨周期短,加之國內液晶材料的上下游配套企業比較完善,因而對于DIC來說,把液晶材料生產基地轉移至中國大陸就水到渠成。
梁新清毫不諱言他對青島迪愛生液晶材料項目的期待,他期望在DIC的示范作用下,有更多的國際知名廠商落戶青島,在中國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