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互聯網企業樂視、小米“攪局”電視機市場,引發價格亂戰。機構數據顯示1~9月份,40英寸、55英寸和60英寸的液晶電視的平均價格一路下滑,業內人士稱某國產品牌47英寸智能電視價格降幅約三成。
家電業內人士指出,在互聯網電視市場,互聯網企業和傳統企業各有所長,而“廝殺”的背后卻是硬件毛利低的尷尬境地,對于端口的爭奪或是價格戰中除市場占有率之外的另一目的。
互聯網企業:價格挑戰者
消費者李先生終于搶購到了一臺某互聯網企業生產的電視,“感覺很超值,不到3000元,目前用起來也沒發現什么問題。”李先生說。今年以來,互聯網企業樂視、小米“攪局”電視機市場,引發價格亂戰。
據了解,在國內市場60英寸智能電視價格動輒1.5萬元至2萬元之時,樂視以售價6999元的低價超級電視開局,隨后引發各廠商跟進,推出60英寸電視低價產品。例如,夏普推出LCD-60LX255A液晶電視,價格為6999,康佳55英寸55K60U售價6666元叫板市場,隨后TCL聯手愛奇藝推出48英寸TCL尊爵版TV+售價僅4567元。
家電專家劉步塵認為,傳統電視生產企業是上了互聯網企業打價格戰的“賊船”,被迫拉低了價格。“據我了解,以47英寸智能電視為例,某國產品牌年初價格約在5900元,在小米、樂視的電視出來,目前價格在4000元左右,降幅約在三成。”某家電企業內部人士劉利(化名)向本報記者透露。
奧維咨詢(AVC)的數據顯示,今年1~9月,40英寸、55英寸和60英寸的液晶電視的平均價格一路下滑:40英寸從1月的3879元跌至9月的3047元,55英寸從8909元跌至8032元。“尤其是中小尺寸,例如40英寸7~8月跨度很大,從3522元驟跌至3117元。”奧維咨詢(AVC)品牌總監蘇亮指出,這和互聯網企業推出低價電視有關。
互聯網企業:長于營銷
傳統電視企業:售后研發
家電業內人士指出,目前的價格“亂戰”中,小米、樂視這樣的互聯網企業和傳統電視企業比起來是各有優勢。“小米、樂視長于營銷方式和內容,但傳統電視企業則在售后、核心硬件制造和研發方面具有強大的實力。”劉利表示。
樂視相關負責人透露,該公司在售后上采取的模式是以第三方外包為主。據記者了解,在傳統的產品銷售方式中,渠道費用占比約40%。直營渠道、售后外包,互聯網企業這種“輕裝上陣”的方式帶來了成本的下降,也使得其在價格戰中顯主動。
然而,傳統家電企業經過多年積累起來的制造能力和全面覆蓋的營銷、售后網點則使他們在價格戰更有“底氣”。某傳統電視生產企業內部人士說,“如果互聯網企業繼續做大,銷量對產能提出更高要求,將促使其進入上下游生產鏈,但也將帶來費用的日益高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