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虹建立智能化、網絡化和協同化“三坐標”體系
智能電視領域新軍不斷,以“互聯網思維”為資本的互聯網企業意欲顛覆傳統電視行業,而傳統電視企業紛紛推出各類“智能電視”或“超低價電視”應對。長虹面對互聯網大潮的沖擊,并沒有選擇在智能電視領域直接接招,而是“跳出智能電視”范疇,依托自身擁有的豐富產品線,以個人網關集成系統為中心構建“家庭互聯網”,以“智慧家庭”應對“智能電視”。
昨日,長虹在2013中國科技城科技博覽會上展示了“家庭互聯網產品及解決方案”,以手機為中心構建多智能終端協同系統,將家庭中家電設備進行互聯、互通、互控。推出了基于個人網關集成系統(ipp)的智能空調、智能冰箱、智能電視、安防監控、廚衛安全生態系統。
跳出“智能電視” 意在“智慧家庭”
近期,中國彩電行業熱點頻出,小米、樂視、愛奇藝等互聯網企業直接進軍彩電市場,讓傳統電視制造企業應對不及。
兩年前,長虹集團董事長趙勇在深圳發表了“長虹生態樹”的演講,全面展示了電視制造企業之外的“另一面”長虹,F在,面對互聯網的沖擊,“生態樹”似乎開始發揮作用,長虹開始跳出“智能電視”范疇,構建門檻更高的“家庭互聯網”,打造“智慧家庭”。
引入“智慧家庭”概念對長虹是有力的,長虹集團下屬產業公司涵蓋黑電、白電、廚電、通訊、安防、工業制造等多個方面,有能力構架高端智能化家庭系統,而這點不僅是興起的互聯網企業不可比擬的,也是其他家電企業無法做到的。
在科博會長虹展廳,能夠看到從門禁系統開始,電視、空調、冰箱、手機,飲水機、燃氣灶、油煙機、室內照明設備、遠程監控等全部被統一在“家庭互聯網”下,通過協同協議實現互聯互通互控,而智能電視僅成為這個“圈子”中的一部分。
以IPP為中心構建家庭互聯網 成為大數據信息源
“智慧家庭”的核心是家庭互聯網,而家庭互聯網的核心則是IPP(個人網關集成系統)。
據介紹,IPP是長虹獨立開發的集成性控制系統,作為長虹個人終端產品的“靈魂”。在此基礎上,長虹以個人終端為中心建立智能化、網絡化和協同化“三坐標”理論體系,通過各類智能化的終端與網絡化的云服務平臺和相應的大數據商業模式開發,再引入協同一體化的解決方案,最終在互聯網時代激活長虹原有的家電、手機、信息等各類消費電子業務,釋放綜合競爭力。最終以“智慧家庭”為基礎單位,拓展“智慧社區”和“智慧城市”業務。
由此不難看出,長虹的思路是打通家庭互聯網終端設備間連接部分,解決黑白電、小家電、移動通信之間的連接壁壘,以手機為中心實現多智能終端協同。
此外,長虹還表達了更大的野心,其所構建的“智慧家庭”不僅僅讓用戶得到更便捷、更智能的服務,同時還讓每一臺長虹家電成為大數據背景下的傳感器,通過產品能夠對用戶的數據進行分析和洞察,挖掘數據價值,實現用戶訂制內容和服務的自動推送,以產品為基礎實現更大的商業價值。
長虹不僅僅要做終端產品制造企業,還要做大數據時代的數據源提供者。目前,長虹已經與第三方企業合作,以分布在全國各地的長虹空調為感應器,實時測量全國各地的溫度,形成數據源反饋給相應單位。
多產品線協同構建統一平臺可能引發企業架構變動
目前,長虹電視、空調、手機等制造業務分別隸屬于不同的產業公司,而趙勇提出的做一張大網,打造一個開放式的平臺,建立“一云多終端”的互聯網思維則必須要打破產業公司間各自為戰的狀況,建立“同一個長虹”。
在此次長虹發布的“三坐標”體系中,原有的黑電、白電產品線已經消失。“垂直一體化”制造思維要求黑色家電、白色家電、手機、IT完全打通,實現聯動,這對于幾十年歷史的老牌傳統家電企業長虹是一次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