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在平板電視快速發展的趨勢下,彩電儼然已經成為了繼PC、手機、平板之后的“第四屏”。目前除了傳統家電廠商持續發力外,越來越多的IT、互聯網企業也開始以不同的方式切入電視領域。
不過,與其他彩電企業或者IT、互聯網企業的智能戰略有所不同,長虹作為智能電視的領航者,從一開始就圍繞“家庭”展開,突破了電視單一產品的邊界,將智能真正引向了家庭互聯網這一發展方向。
據筆者了解,長虹已在智能家電的基礎上開發出了自有的互聯操作平臺,電視、空調、手機、小家電等各種智能家電可以對用戶的需求進行共通的連接、交互、協同。長虹相關負責人表示,長虹互聯操作平臺,其核心是以人為中心的廣泛系統,這個理念的提出是由長虹最熟悉的家用電視的演化路徑發展而來的。
首先,通過人臉識別功能可以提供個性化服務。其次,識別人之后,就可以把人和設備關聯起來。同一個家庭互聯網操作系統下面,不同的設備數據間是自動同步的。第三個應用場景方向,有了以人為中心,就可以構架一個以社會為基礎、以視頻為中心的電視微信。
除此之外,長虹家庭互聯網操作系統還有兩個重要功能。首先,它可以容納其他公司生產的家電,你只要把軟件下載進去,就可以實現同步,同步了以后就可以享受到長虹提供的各項服務。其次,它與長虹提出的大數據等新興產業可以有比較好的結合。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公司高管透露,長虹目前將這款互連系統定位為類似手機的應用,該系統是在安卓技術的基礎上來做的,結合長虹CMMI-L5級的軟件開發能力,可以說是安卓+。通俗一點,是安卓針對電視與家電互連的定制版,與普通安卓是平行的關系。
另外,為了解決電視與其他設備的互聯互通,長虹還開發了一個架構,,叫IPP(個人集成網關)。譬如我使用的是蘋果的手機,我家里面用的是長虹的電視,操作系統都不一樣等等。像這些標準的事、協議的事,在云端,長虹幫你解決,你只要告訴我,你用的是什么樣的設備。
可以說,家庭互聯網已經成為當下的一個重點,而長虹已經搶先一步。長虹掌門人趙勇也表示,要做大這一張網,長虹會打造一個開放式的平臺,通過這種開放式的平臺來吸引廣大的第三方和消費者參與長虹的價值創造,從而使軟件和服務能夠形成競爭的產業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