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又是一年一度的新年展望時,市場在變,影響市場變化的因素也在變,惟有不變的是,探尋彩電市場變化的內在規律。回顧過去的幾年,國內彩電市場,技術在升級、價格在不斷波動,并且還吸引了聯想、樂視、小米等眾多IT企業加入到了彩電陣營當中。瑪雅人預言2012世界末日并未來臨,接下來的2013年,“騰蛇乘霧”或許值得我們去期待。
2012 年1月1日,由廣電總局牽頭,中央電視臺、北京電視臺、上海廣播電視臺、天津電視臺、江蘇廣播電視總臺、深圳廣電集團6 家單位聯合開辦的中國首個3D 電視試驗頻道正式開播。作為我國首個立體電視節目綜合性試驗頻道,3D電視頻道的開播,被視為是對整個3D產業鏈發展的極大推動。
彩電廠商也各出招數,試圖在3D市場的這波增長中占據有利地位。TCL早在去年亞運會期間就承擔了3D實驗性實拍,并實現了亞運足球賽事的首次3D播出。目前,TCL已經實現了3D全領域覆蓋,擁有裸眼3D、偏光3D、快門3D等不同的3D技術,目前有八大系列的3D電視產品。
索尼則發揮其擁有最完整3D產品線的優勢,面向普通消費者推出包括3D相機、3D攝像機、3D筆記本電腦在內的全系列產品,令消費者有更多的機會自制3D內容。此外,通過為各大電視臺提供專業級3D產品設備、解決方案、技術服務、人員培訓等,進入國內廣播電視專業領域。
總體來說,3D頻道尚處于開播初期,各臺3D節目制作經驗均較為缺乏,節目重播率偏高,自制節目在3D技術方面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問題。節目定位上,多為2D節目套拍,內容的吸引力遠遠不夠,特別是演播室靜態節目,由于創作較保守,場景設計較單一,舞臺缺乏層次感,造成拍攝時不能凸顯3D優勢。
而節目類型方面,觀眾喜聞樂見的節目比如電影、動畫片、紀錄片等片源較少。不過,值得肯定的是,經過一年的“試煉”,各臺在3D攝制技術及如何提高內容精彩度等方面,都積累了一定的經驗,3D節目的攝制水準較之半年前已有了明顯進步。
從2012年3D頻道節目的播出以及消費者的認知度來看,2013年,3D電視將會延續2012年的精彩表現,而隨著3D頻道的不斷豐富以及片源的不斷增加,3D電視將更加快速的走進普通大眾的家庭之中。
IT行業混戰TV領域或改變彩電格局
繼TCL、長虹、康佳、海信、夏普、LG、三星等傳統電視廠商之后,越來越多的IT企業也陸續加入智能電視戰場,欲分得一杯羹,至此,智能電視陣營逐步擴大,競爭也愈加激烈。據統計數據顯示,2012年國內智能電視銷量預計達到860多萬臺,2014年的銷量將達2500萬臺左右,占國內平板電視50%~60%的市場份額。
自智能電視進入市場以來,就頻頻傳出有聯想、谷歌、微軟等IT廠商將加入智能電視陣營當中,而早在去年曾表示進軍電視行業的IT企業聯想,終于在最近敲定了其智能電視上市時間,也就是2012年5月份,聯想開售其電視產品,正式進軍智能電視領域。
其實IT企業涉足智能電視,早在幾年前就已經開始謀劃和生產。據悉,在2010年,谷歌就曾聯合索尼和英特爾等廠商推出智能電視。也有消息傳稱蘋果公司將于2012年底推出基于iOS系統的智能電視(至今未見其身影)。此外,幾乎所有的傳統彩電企業也都在智能電視上下功夫,三星、TCL、海信等都相繼推出了智能電視產品。
不過,對IT企業進軍智能電視領域,并不是所有人都持看好的態度。其中中國電子商會副秘書長陸刃波就認為,電視是軟硬件相結合的產品,畫質與聲音等硬件也是電視非常重要的環節,片面強調內容并不是吸引消費者購買的足夠理由,渠道和銷售也非常重要。
另外,從部分IT企業推出的產品來看,智能電視之路似乎并不順利。某品牌智能電視產品自五月初正式面世銷售以來,市場銷售情況并不理想。有不愿具名的彩電業內人士分析,除了價位偏高,難以吸引消費者之外,渠道是其最大弱點。
同時也部分人士認為,眾多IT企業的加入,對于整個智能電視的快速發展還是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同時也給了消費者更多的選擇機會。
從整體來看,2012年在眾多IT企業加入的表現下,彩電市場可謂熱鬧非凡,如果說IT企業在未來解決了渠道、品牌影響力以及智能應用的豐富性,將有望趕超傳統彩電品牌,能從市場龐大的彩電市場中分一杯羹。
日本品牌作為老牌家電企業曾經在消費者心中有著良好口碑,但在近幾年,日系電器在全球市場的表現卻顯得頗為暗淡。尤其是在2012年, 索尼、松下、夏普等日本家電巨頭相繼業績下滑,并深陷裁員風波。
有分析認為,一方面是因為宏觀經濟持續0低迷,消費者的購買欲望有所降低;另一方面也有各個主流彩電廠商自身的內在因素。
索尼、夏普、松下三大主要日系彩電品牌在年度財報中顯示,去年共計虧損16000億日元(約合1274億人民幣),而投向液晶面板業務的數千億日元的巨額投資也加劇了虧損。
雖然松下、東芝、三菱電機、日立、NEC幾家日本家電企業日前發布了今年第一財季(4-6月)業績報告,并奇跡般的扭虧為盈。尤其是松下公司單季度利潤為128億日元,對比去年同期303億日元的高額赤字,同比暴增逾6倍。
不過,上述企業為達到扭虧的目標,均選擇了放棄家電業務。松下方面,對超薄電視和半導體業務實施裁員收縮、等離子面板廠部分停止運營;東芝也是在虧損的電視機業務上有所收縮,并且聚焦新興國家的大型基礎設施項目;日立更是專注于鐵路系統及城市規劃等基建業務。
在日系巨頭發展遇阻的情況下,國內家電行業也是停滯不前。著名洗衣機廠商小天鵝A,日前公布的半年業績報告顯示,公司1-6月份總營收31.01億元,同比下滑54.04%;凈利潤為2.16億元,同比下滑22.87%。小天鵝表示,國內市場出現較大下滑是業績波動的主要原因。據悉,公司上半年內銷實現營業收入17.45億元,同比大幅下滑63.90%。
同時,日本企業在海外市場拓展中出現“水土不服”,也令其深陷困境。日本企業對自身產品要求高,其產業鏈具備極高標準化程度,這種情況下,旗下產品在出口過程中很難根據不同的銷售地做出相應的本土化調整,從而在市場競爭中處于劣勢。
然而,隨著日本企業的虧損,中韓家電企業的市場占有率有大幅度上升。外資產品三星、LG獨大,而國產電視創維、TCL、長虹、康佳等本土彩電收獲不小,其中,國產品牌占據了絕對的優勢。
韓國家電企業依靠全產業鏈整合的成本優勢,三星電子、LG電子在全球市場的占有率今年第二季度已經上升到40%,其中三星電子占有率更是高達28.5%,超過所有日系品牌的總和。
筆者認為,日系彩電企業如果不改變現狀,在未來彩電市場,有望被邊緣化,甚至有可能退出中國市場,而中韓企業也有望在國內市場實現新的突破,值得我們期待和關注。
伴隨著平板電視的加速發展,現如今智能電視已經成為平板電視市場上的絕對主角。而在智能電視應用中,語音控制憑借著獨特的操作方式,無疑成為了智能電視控制新趨勢。
在電視語音控制領域,長虹推出的新一代長虹Ciri語音智能電視無疑成為了行業的領導者。據投影時代網編輯了解到,新一代長虹Ciri語音智能電視是由長虹和中文語音產業先鋒科大訊飛共同打造的基于彩電產品的智能語音系統。
長虹Ciri語音智能電視最大特色在于其全語音瀏覽器功能,該功能可輕松實現頁面操作、搜索操作、視頻操作、新聞播報、菜單操作等完全解放雙手的上網體驗。1、頁面前進后退、放大縮小、上下翻頁等操作;2、跳躍式搜索,可以通過說出“搜索網站+關鍵字”或是“搜索類別+關鍵字”各種形式直接找到你想要的答案,例如“淘寶搜索長虹電視”或“搜索電影《無極2》”。3、網頁視頻播放,全屏、暫停、快進、快退無所不能。4、播報網頁中的新聞,斷句準確、吐字清晰、聲音甜美。5、新建標簽、歷史瀏覽、打開收藏夾等等全部解放雙手、拋棄遙控器,只需語音即可實現。
除此之外,長虹Ciri語音智能電視還具有手勢和動作識別,基于安裝在電視機標準卡口上的攝像頭,直接通過手勢或身體動作來向電視下達操作命令,與各類體感游戲無縫結合。不需要外部輔助設備就可以暢快地與游戲互動。通過電視上方安裝的攝像頭能夠感知操作者的身體動作,從而推動游戲進行。
基于長虹Ciri語音智能電視的出色表現,據奧維咨詢(AVC)的監測數據,到目前,長虹Smart TV內部結構占比已超過了70%,1-8月長虹智能產品的零售占比以20.4%的絕對優勢,居電視行業第一位(包括合資+國產品)。如果剔除掉同行企業的網絡電視,長虹智能電視的銷售量甚至超過幾個品牌的總和。
除長虹外,TCL還推出了“小智語音管家”, TCL小智語音管家以其“一呼百應”的強大功能,成為了消費者的家庭人工智能伙伴,生活的好幫手。
據悉,小智語音管家是應用于云電視上的新一代語音識別工具,與之前的智能識別不同,它首次應用了云計算技術,帶來更強大的智能語音識別、更便捷的操控體驗與更人性化的人機交互。通過它,云電視將成為一臺一呼即應的智能機器人,為電視的人工智能語音交互時代拉開序幕。專家表示,小智語音管家的問世,讓云電視的功能與應用更加完善,將引領全球云電視的再次升級。
“小智語音管家的問世,顛覆了以往智能電視語音識別只對特定關鍵詞本身有效,而無法識別整句指令的弊端,是電視發展的一個革命性產品。”簡單來說,就是實現了電視與人的互動,讓電視成為能跟你對話的“機器人”,與傳統智能識別相比,它擁有多項領先優勢,譬如領先行業的語音識別技術,便捷、愉快的操控體驗,擬人的交互設計,前衛的科技感等等。
筆者認為,隨著語音控制的不斷成熟,未來將徹底改變用戶操控電視的模式,而長虹、TCL等企業也將有望成為2013年甚至未來的核心功能之一。
智能電視售價過高,令很多普通大眾都望塵莫及。而為了滿足大眾的需求,眾多廠商都推出了價格實惠的智能盒子,通過智能盒子,同樣可以在非智能電視上體驗到智能電視的各種應用和娛樂體驗。
其中海信就推出了僅售價588元的低價智能電視盒,該盒子只要接入帶HDMI接口的非智能電視只要接入該盒子,能立刻變為帶操作系統的“智能電視”。同時還可以充當高清播放器、家庭“無線路由器”等,具有多種復合功能。
在國內,內容提供商樂視網去年就推出了樂視TV云視頻播放機,市場價在1980元左右,而在年末又有新推出了C1智能盒子的價格跌破千元,并和CNTV合作,CNTV負責互聯網電視業務的整體運營和管理,提供符合廣電總局政策要求的內容分發平臺和播出控制平臺,向用戶提供自有和第三方的節目內容,進行播控審核。
據了解,樂視網推出的智能機頂盒C1采用雙核1.5G處理器,速度是一般單核800M產品的近4倍,擁有更快的運行速度、網絡視頻加載速度,界面操作更流暢。無論是通過導航或是搜索觀看全高清影視劇、3D電影等視頻內容,都有著更快的響應速度,提供極致的用戶體驗。
另外,作為手機生產商的小米科技也發布了其機頂盒產品“小米盒子”,借此殺入電視領域,而且開了更為低的價格,僅售399元,小米會員還可以享受100元的優惠。不僅如此,市場上常見的智能電視機頂盒品牌還包括杰科、開博爾、美如畫等,一般的價格多在300-800元之間。消費者使用這類機頂盒產品,能夠實現目前市面上智能電視產品的很多功能,如播放其他智能終端的視頻、圖片等,看來自網絡的海量影視劇。
相比智能電視無法親民的價格和定位,智能電視盒則成為萬眾矚目的焦點,一個可以眨眼間讓家里普通的電視機變身智能電視的小盒子,市場定價不足千元。而且可以實現智能電視所實現的功能,連上普通電視機,就可以通過網絡實現上萬種軟件的下載和安裝,充分滿足了人們對智能生活新型態的向往和需求。通過智能電視盒,人們完全可以根據家庭實際需要,利用現有家用電視和寬帶網絡搭建高級的智能娛樂生活系統,未來由智能電視盒引發的商機可謂無限。
畫質是核心 明年4K全面爆發
隨著人們對電視機需求的不斷改變,超薄、超高清將會是未來平板電視的發展趨勢。高分辨率不僅能在手機、平板電腦上普及,而且它也將會在平板電視上得到廣泛運用,從而帶來平板顯示整個產業新一代革命。
目前,已經有索尼、三星、海信、創維、康佳等知名家電企業推出了自己的4K超高清電視。從分辨率指標來看,市場上一般將720P作為高清標準,1080P作為全高清標準,而4K則是指3840×2160的物理分辨率,其顯示設備的總像素數量達到了800萬以上,是全高清的4倍、高清的8倍,這就意味著電視畫面更精細、更細膩。
在今年結束的德國IFA展會上,康佳、創維、TCL、索尼、東芝、夏普等國內外主流彩電廠商都相繼展示了最新的4K超高清電視。雖然4K超高清電視同樣擁有與其本身的炫麗畫面相匹配的超高身價,而且高清節目內容資源的還不是很多,但是至少它代表了未來電視的一個發展方向。
其中,康佳作為較早涉足4K超高清電視產品的企業之一,更是推出了84英寸的超大尺寸產品,這也是目前國內市場上最大尺寸產品?导讯嗝襟w事業部本部總經理林洪藩說,在經歷了3D電視、智能電視、云電視等一系列針對系統應用的發展熱潮后,全球彩電業界形成共識,重回電視最本質的畫質上來。
在畫質效果上,康佳4K超高清電視擁有3840×2160的物理分辨率,顯示設備的總像素數量達到了800萬以上,是全高清的4倍、高清的8倍,不僅使遠距離觀看高清晰圖像成為可能,更避免了因為距離太近而產生的顆粒感。
與此同時,高分辨率能顯示更多信息和細節,可以多屏幕播放超高清內容,并能使高速率3D效果更加完美,所有這些改變都是觀眾用眼睛能看得到的實實在在的提升。
除畫質之外,康佳4K超高清電視還融合康佳同步云電視功能應用,全部支持WIFI、雙核運算、雙核渲染等同步效果,將用戶體驗升級提升到一個前所未有的新階段。
業內眾多專家一致認為,雖然還沒有形成完整的產業鏈配套,但是4k超高清電視在上游面板、專業器材、顯示終端、拍攝制播、片源播放等方面都已經開始啟動,也許不需要經過專家預測的5年,4k超高清電視就可以成為主流的高端電視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