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明顯示應用市場開拓,道路是曲折的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基于獨有的“透明”優勢,透明顯示器有望開啟當前顯示器無法大量滲透的建筑物、廣告、公共用途等應用領域,因此,其所蘊藏的巨大潛力是毋庸置疑的。對于整個顯示行業而言,透明顯示的普及會催生大量的新生應用,這將有利于整個顯示市場規模的迅速提升。然而,這并不意味著透明顯示器的發展之路會平坦,到目前為止,這個產業依然是“看上去很美麗”。
首先,市場認知度的有限就是一個很大的障礙。投影時代調查發現,普通大眾對于透明顯示器并不了解,部分用戶甚至提出了反對意見。他們認為,透明技術并不具有多大的實用價值,當前的火熱是廠商賣力吆喝的結果,在實際應用中,使用透明顯示產品還不如在櫥窗邊布置大屏幕顯示來得震撼。一些支持者也僅僅是看重其“科幻”效果,以寬容的態度看待新興的科學技術。用戶的“輕視”讓廠商的“透明”大戲唱得有些寂寥,更在無形中延長了整個市場的培育周期。正如部分期待者所憂慮的——普及或許要等到“猴年馬月”。
除了市場認知度,技術門檻也嚴重阻礙了透明顯示器的推廣應用,當然,這也是造成用戶輕視的一個重要原因。由于技術的限制,目前透明顯示器的尺寸有限,如三星新推出的產品也僅為22寸。顯然,這與整個顯示領域的大屏幕潮流嚴重不符。尺寸的有限性嚴重束縛了透明顯示產品的應用范圍,雖然有新奇的效果,卻也無法與用戶已經根深蒂固的“大屏幕顯示”觀念抗衡。這就意味著,如果技術瓶頸在短期內得不到突破,透明顯示器在實際應用中很難獲得用戶的青睞。
結語:
任何一項新興技術的推廣普及都是一個長期反復的過程,就如當前已經成為主流的液晶顯示,在推廣之初也是備受質疑。在筆者看來,用戶的質疑對于行業的發展既是阻力也是動力,市場開拓的壓力會促使廠商加大對技術研發的投入力度,從而促進技術的迅速成熟。誠然,處于起步階段的透明顯示器仍存在諸多不足,但這并不妨礙其所具有的市場潛力,尤其是在數字標牌領域。相關研究表明,到2015年,僅在中國,數字標牌市場就將達到25億美元。這將會透明顯示器提供巨大的成長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