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D電視
3D電視是三維立體影像電視的簡稱。它利用人的雙眼觀察物體的角度略有差異,因此能夠辨別物體遠近,產生立體的視覺這個原理,把左右眼所看到的影像分離,從而令用戶無需借助立體眼鏡即可裸眼體驗立體感覺。
目前市面銷售的3D電視主要分為:主動快門式3D,不閃式3D兩種技術。
主動快門式3D技術:英文為Active Shutter 3D,需要配合主動式快門。這種3D技術的原理是根據人眼對影像頻率的刷新時間來實現的,通過提高畫面的快速刷新率(至少要達到120Hz)左眼和右眼個60Hz的快速刷新圖象才會讓人對圖象不會產生抖動感,并且保持與2D視像相同的幀數,觀眾的兩只眼睛看到快速切換的不同畫面,并且在大腦中產生錯覺,便觀看到全高清的立體影像。
主動快門式3D技術有殘影少、3D效果突出的優點,而且該技術實現起來比較容易,屏幕成本較低。缺點是亮度大打折扣,帶上這種加入黑膜的3D眼鏡后,實際亮度差不多能降低一半左右;長時間觀看很容易造成人眼的疲勞,另外因為我國的日光燈等發光設備頻率跟3D眼鏡開合頻率不同,燈光設備對觀看3D畫面影響很大;此外眼鏡成本太高也是一大缺點
不閃式3D技術也稱為偏光式3D技術或偏振式3D技術,英文為Polarization 3D,配合使用的是被動式偏光眼鏡,價格比較便宜,很多影院都是采用這種技術。偏振式3D是利用光線有“振動方向”的原理來分解原始圖像的,先通過把圖像分為垂直向偏振光和水平向偏振光兩組畫面,然后3D眼鏡左右分別采用不同偏振方向的偏光鏡片,這樣人的左右眼就能接收兩組畫面,再經過大腦合成立體影像。
不閃式3D電視方式是最接近實際感受立體感,最自然的方式。這種技術沒有閃爍,能體現讓眼睛非常舒適的3D影像;可視角度廣;眼鏡輕便、價格合理、佩戴也更舒適;但是不閃式3D電視在畫面表現能力上遜于偏振式3D技術,這種技術會使得3D電視顯示普通2D畫面的清晰度降低。
目前,3D功能電視已經很常見,但是受到片源稀缺影響,實際應用并不廣泛。而且未來還可能有裸眼3D技術等新技術的大突破,因此選購現在選購3D電視的應用前景并不明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