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當地時間7月30日下午一點左右,印度3大電網相繼崩潰,近半個國家電力供應被中斷。此次停電事件波及近6億人,交通系統和供水系統陷入癱瘓,居民的日常生活受到嚴重影響。有報道稱這是全球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停電事件之一。印度經濟的增長對電力的需求也隨著水漲船高,但其基礎設施卻無法滿足日益增長的需求。據印度中央電力管理局的一份報告顯示,印度的電力短缺在8%左右,用電高峰時段印度電力供應缺口大約是發電量的12%,40%的民眾受缺點影響。
電力缺口,不止發生在印度。在我國,每逢冬夏用電高峰期,電荒就會如期而至。2011年我國多地出現電荒現象,浙江、湖南、重慶、貴州等地均不同程度出現用電緊張態勢,各地相繼采取限電措施。我國電荒的產生并非由于發電不足,更多是由于用電過度損耗和電力企業發電意愿不強。今年7月1日起,全國正式試行階梯電價,以緩解當前能源緊張的境況,引導民眾形成一種科學合理的生活消費理念。
階梯電價的實施,超額的電費將被征收更高的費用,讓不少消費者將目光投向了節能型產品。事實上,隨著節能環保觀念逐步深入人心,節能型產品也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的青睞。是否能夠設計和制造出綠色節能、高效環保的產品,是各生產企業提高產品競爭力,擴大市場占有率和提升品牌形象的關鍵。
節能環保的道理人人都懂,但不是貼上節能的標簽就能得到廣大消費者的認可。電荒讓人們意識到了節能產品的重要性,許多生產企業紛紛打出節能牌,一時間各種節能產品充斥市場令人眼花繚亂,這些產品卻最終受到了消費者的冷落,值得生產企反思。首先,節能產品在價格上沒有優勢,縱觀市面上標有“節能”二字的產品都比普通產品價格高出許多,消費者更情愿選擇同等質量但價格較低的普通產品。其次,消費者對節能產品存有疑慮,產品是否是通過削弱其他功能來實現節能的目的。
安防企業如何推進節能產品的發展
安防產品屬于耗能型產品,節能必將成為是安防產品擴大市場占有率的一大利器。那么,就企業自身來說,如何擺脫節能產品的軟肋,讓大眾消費者更樂于接受節能產品?
通過技術創新降低生產成本
產品的價格對于大多數消費者來說無疑是最具吸引力的。為了提高市場占有率,企業往往通過在原有的基礎上降低價格的手段來實現,這樣的價格戰除了會壓縮企業利潤空間外,也對企業長遠發展有不利影響。只有加大科研力度,不斷進行技術改革,通過技術創新生產出競爭力強的優質產品和提高生產效率,來達到降低生產成本的目的,從而實現真正的價格優勢,才是正確的途徑。
重視意識推廣和標準的制定
消費者對節能產品抱有疑慮也是理所當然的。一方面由于節能觀念不強,對節能產品的各項性能指標不了解;另一方面是由于行業內相應的標準不足引起的。因此企業需要切實做好宣傳推廣工作,引導消費者養成節能消費的習慣。同時,每個企業都有促進行業標準形成的責任。可靠完善的標準才能讓消費者消除疑慮,更加坦然的接受節能產品。
結語:
資源供需矛盾的日益突出已成為制約國家經濟發展的瓶頸,在全國建設“節約型社會”的大潮中,作為能耗大戶,安防企業應積極的投入到節能環保的技術研發中去,才能使企業走得更長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