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分析公司DisplaySearch公司預測,2012年觸屏組件市場規模將達160億美元,到2018年時會將翻一番,達到319億美元。
DisplaySearch本月在加利福尼亞州圣克拉拉召開了Emerging Displays會議。他們在現場指出,自蘋果公司在2007年推出iPhone,掀起觸屏革命以來,這個市場一直在強勁增長,毫無停止跡象。
該公司負責顯示技術的副總裁珍妮弗·科爾格羅夫(Jennifer Colegrove)在大會的開幕主題演講中說:顯示器生態系統規模達2000多億美元,對這個生態圈中的硬件和軟件公司來說,觸屏技術充滿了大量機會。但由于產能過剩和商品化周期的存在,這個市場也會變化莫測。
有200多家供應商已經進入了這個市場,它們提供了12個不同類別的顯示屏。老式電阻式觸屏技術的供應商從2009年的64家增長到目前的97家;這種觸屏可以檢測到各種對象的觸摸,但不支持多點觸控。而由于多點觸控(用多根手指在觸屏上操作)的流行,投射式電容屏幕的供應商從2009年的27家激增到了2012年的102家。
這個市場的供應商有康寧(制造顯示屏使用的Gorilla Glass)、Fuji Crystal、Atmel、 Synaptics、 Cypress,、EETI和 Elan等。所有這些供應商都在尋找大尺寸觸屏更好的應用方式。眼下,觸屏的應用方式主要有24種,最重要的是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和筆記本電腦。
對此,大尺寸觸摸顯示設備公司Perceptive Pixel的創始人杰夫·韓(Jeff Han)說,過于激烈的市場競爭讓這些供應商的生存變得特別不容易。特別是由于平板電視的飽和,整個顯示屏市場每季度仍然虧損大筆美元。韓的公司在幾個星期前被微軟正式收購。
科爾格羅夫說,觸屏組件業務2009年總體營收達43億,在2011年為110億,但在2012年出現了27%的供過于求。這就意味著產能相對于需求過剩,因此,觸屏供應商面臨著價格下調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