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3D大片到3D電視,3D影像與平常百姓的生活關聯越來越緊密,而作為收看3D節目必需品的3D眼鏡卻因為質量良莠不齊,缺乏行業標準而飽受詬病。近日,中國電子商會副秘書長陸刃波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3D眼鏡的行業標準有望年內出臺。與此同時,3D眼鏡企業間一盤散沙以及不同品牌之間互不兼容的現狀也有望改觀。
據中國電子商會預計,2015年中國銷售的3D電視機將超3700萬臺,而3D眼鏡的需求量也將超過兩億副。雖然市場需求旺盛,但是3D眼鏡產業的發展卻是“磕磕絆絆”,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無論是國際還是國內,3D眼鏡還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也沒有成熟模式可以借鑒。
據臺州市某眼鏡制造企業介紹,目前國內3D眼鏡企業各自為戰,不同企業都有自己的一套標準,且互不兼容.很多3D眼鏡只能在與其合作的電視生產商或電影院中使用,而對于其他的電視生產商或電影院是不能配套使用的。
2011年8月,日本索尼、松下和韓國三星電子決定聯合X6D Limited (XPAND 3D),計劃通過所有XPAND 3D模型間的RF和IR系統協議,使3D主動式快門眼鏡標準化,并適用于他們生產的所有的3D電視以及最新上市的3D顯示器。不過這些行為也只是停留在少數企業之間的探索,對于整個行業來講仍然是杯水車薪。
行業標準的缺失,不僅影響市場的融合與推進,對產品質量的把關也不無影響。陸刃波認為,由于專業性太強,老百姓分不清3D眼鏡的好壞。記者也了解到,目前市場上的3D眼鏡產品,有的幾塊錢就能買到一副,如此低價的產品在質量上是很難保障的。
由于3D眼鏡是利用光的偏振原理制作的,所以長時間收看會令人產生不適感,所以佩戴正規的3D眼鏡,減少對眼睛的負擔和影響是非常重要的。不過,國內市場中3D眼鏡多以網絡銷售或購買3D電視時贈送為主,消費者很難找到3D眼鏡的正規銷售渠道。
據淘寶網上的一家網店店主介紹,3D眼鏡不屬于電子產品,僅屬于數碼配件范疇,所以沒有相應的許可證,也不會在專業眼鏡店里銷售。記者在淘寶網輸入“3D眼鏡”的檢索詞,發現既有1元錢的簡易產品,也有幾千元的專業立體眼鏡顯示器。其中的低價產品的外包裝僅是一層塑料袋,根本沒有廠址、生產日期、批準文號等基本信息。
陸刃波認為,不僅是3D眼鏡的生產缺乏標準,適合哪類人群觀看也沒有標準,比如雙眼視功能不良、屈光參差、散光、青光眼的市民就不適合使用3D眼鏡,但往往在實際使用中并無說明。陸刃波表示,3D眼鏡的行業標準亟待出臺,目前協會已經開始進行相關工作,3D眼鏡行業標準有望年內出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