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研院IEK ITIS計劃指出,臺灣平面顯示器今年第一季總產值達3108億元新臺幣,季減7.7%。其中,面板產業產值約達2019.2億元新臺幣,季減12%,主力為大型TFT-LCD面板產業,產值約1516.3億元新臺幣,其次為中小型TFT-LCD面板產業,產值約451.8億元新臺幣。TN/STN面板產業首季產值約34.7億元新臺幣,OLED產業產值仍僅15.4億元新臺幣。至于關鍵零組件產業今年第一季產值約達1089.1億元新臺幣,季增1.4%,包括偏光板、背光模塊首季產值均較上季增加,但彩色濾光片、玻璃基板產值較上季下滑。
展望第二季,工研院IEK ITIS計劃認為,總體來說,2012年第二季的景氣表現,目前市場整體看法為保守以對。主要系因為大環境復甦態勢仍為確立,終端需求除特定產品之外仍無較大的成長動能所致。而后續將持續影響臺灣面板業產值的因素,包括搭載Intel的新一代的Ivy Bridge架構處理器的NB產品如ultrabook,微軟Microsoft的新Windows作業系統是否將進一步推升PC與NB銷售成長,以及電視新尺寸39、50寸產品能否從新興市場加速擴展到成熟市場銷售等等。
根據工研院IEK ITIS計劃預測,今年第二季臺灣大型TFT-LCD產值可能會較首季微幅提升,達到1648.3億元新臺幣規模。中小尺寸TFT-LCD第二季產值估將季減1.5%、來到445億元新臺幣水位。TN/STN第二季產值估將季減6.3%、降到32.5億元新臺幣。
至于OLED面板因友達光電已宣布即將量產AMOLED并且出貨(合作對象日本Sony),而奇美電子也表示今年下半年將開始針對白光加彩色濾光片的白光OLED產品進行量產,預料此將有助于提升臺灣OLED產業第二季產值提升到15.5億元新臺幣。
關鍵零組件方面,研院IEK ITIS計劃調查,今年第二季彩色濾光片受惠于便攜式裝置所使用的高精細面板彩色濾光片新技術,特別是IPS技術所使用之彩色濾光片制程技術有所進展,以及Black Matrix的線寬降至5μm以下制程演進,預估有助于第二季臺灣彩色濾光片產值達226.3億元新臺幣,較首季小增。偏光板第二季產值則估達229.5億元新臺幣,季增約4.4%。玻璃基板產業第二季產值估將季增5.7%,達到328.5億元新臺幣。
背光模塊第二季估將受惠于LED背光模塊在電視面板的滲透率續增,并且高單價的Tablet與Ultrabook用超薄背光模塊放量,整體第二季產值估將425億元新臺幣,季成長達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