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化浪潮盛行、社會高速發展的今天,我市第三次黨代會提出建設“數字城市,智慧雅安”,加強信息化平臺建設。
“教育事業不發展要落后,發展慢了也要落后。”順應信息化發展的趨勢,我市教育部門有著清醒的認識:教育要發展、要實現現代化,同樣需要改變、需要信息化。
因此,一場以“數字化教室”建設為切入點、以教育信息化助推現代化為目標的教育手段變革正在我市悄然進行。
不用黑板、不用粉筆,只需一臺電腦、一塊電子白板和一支神奇的筆就能帶來一堂精彩的課。18日,記者觀摩并體驗了一次數字化教室帶來的課堂變革。
現場直擊
數字化教室激活課堂
讓老師易教學生愛學
雅安中學教師郭霞執教的是《偉大的悲劇》。
且不說文章文學性與歷史性的完美結合,不說傳記真摯情感的流露與精美的語言表達,單是其無限的悲劇魅力,就給人巨大的精神震撼及獨特的審美感受。
如何讓學生感受悲劇的無限魅力?
當安排學生閱讀文中描寫南極環境的句子時,郭老師用電子白板的功能播放關于南極的圖片,配合學生的賞析,增強學生對美好大自然的熱愛之情、人與自然和諧相處重要性的感性認識。
熒光筆在電子白板上跳著“華爾茲”,學生不僅覺得閃爍新鮮,更能集中注意力,從而有效掌握重點知識。
“我們都喜歡上這樣的課。”學生韓晗說,老師用“電子白板”上課,有圖片、有聲音、還有動畫,一節課在不知不覺中就過去了。
“同學們,又短又粗的指針是什么呢?”“時針!薄坝珠L又細的呢?”“分針。”在雨城區第四小學一年級四班的數學課上,任課老師用一支特殊的筆和一張電子白板,迅速教會了學生認識時鐘。
課上,老師用筆在白板上輕輕一點,各種各樣的鐘表便出現在了畫面上;再一點,鐘表上的指針便可隨意轉動,想指到幾時就可以指到幾時;用筆拖拽,與時鐘指示時間相符的情景圖片立即出現在了畫面上;快下課時,用筆一點一拖,活潑歡快的動畫音樂《時間像小馬車》便開始播放……
整個教學過程中,老師一改平時黑板+粉筆+大量教具的傳統教學模式,而是使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優課數字教室,一臺電腦+一張電子白板+一支“神奇”的筆,便上出了一堂集文字、圖像、聲音、動畫為一體的精彩數學課,40分鐘的課堂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結束。
這一天,市政府組織來自各縣(區)政府分管副縣(區)長、教育局相關負責人以及部分學校校長走進雅安中學和雨城區第四小學參觀了“數字化教室”建設情況,并現場隨堂觀摩感受了“數字化教室”帶來的課堂變革。
滿滿當當的13節課,涵蓋文理,兼容高、初、小,令觀摩者發出陣陣感嘆,利用電子白板的互動學習,使學生學習更直觀、更專注,而學生出現的錯誤,教師也能及時發現和及時糾正,這是傳統的多媒體教學所無法媲美的。
變革緣由
建好數字化教室
助力內涵式發展
為什么要組織如此大規模的參觀活動呢?“數字化教室”建設對我市教育發展有何意義呢?
自去年以來,我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門陸續到成都及省外部分學校進行了考察,所到的學校幾乎都用上了數字教室、多媒體教室。
這讓市教育局長吳宏聯想到了上任之初到雅安中學一次調研的情景:老師授課仍然使用的是那套粉筆+黑板+黑板檫的教學手段,4000多學生的學校只有兩間多媒體教室……這與30多年前她在雅安中學就讀時的條件似乎沒有太大改變。
同樣是在去年,我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在充分調查、分析后發現,截至2011年11月,我市253所鄉鎮以上中小學校、3238個班級中,僅有11所學校安裝有30個“數字化教室”,占全市班級數的0.93%,配備數量遠遠不能滿足教育教學需求。
“硬件設施雖然不是提高教學質量的唯一條件,但卻是基礎條件。縱觀全省現狀,我市‘數字化教室’發展明顯滯后于全省發展水平,教育手段的落后已嚴重制約了我市教育效率的提高和教育質量的提升!苯涍^調查分析,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得出了這樣的結論:“在外界教育發展日新月異的環境下,雅安教育如果不轉變觀念,改變教學手段和模式,提高信息共享程度,就必然要落后!
基于對現狀的客觀認識,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門決定建設“數字化教室”,以信息化條件下課堂教學應用為核心,實現基礎教育數字課程與信息化教學設備、教學軟件與教學方法的全方位整合和利用,實現各縣(區)、學校優質教育資源的高度均衡與共享,以促進我市教育實現特色發展、錯位發展、內涵發展,服務于國際化區域性生態城市建設。
“其實,這也是對《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四川省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和《雅安市推進教育現代化五年行動計劃(2011—2015)》精神的落實。”吳宏說,以“數字化教室”建設為切入點和突破口,改變教學手段和模式,不僅在于提高教育質量和水平,最終目標還是在于通過教育信息化推動我市教育改革與發展、推進我市教育實現現代化。
共啟愿景
“任重道不遠”
2016可期許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數字化教室”建設工作。18日召開的市教育數字化工作推進會要求,各縣(區)要提高認識,加快建設進度、加強經費保障、加強應用管理、加強監督,把加快推進以“數字化教室”建設為切入點的教育信息化進程,作為事關教育改革發展大局的重大任務抓緊抓好。
那么,我市的“數字化教室”建設情況怎樣?有什么目標?
市教育局于今年2月下發了《關于推進全市中小學“數字化教室”建設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對建設“數字化教室”的目的意義、組織領導、工作步驟、經費來源、保障措施等提出了明確要求,計劃從2012—2016年全力推進我市中小學“數字化教室”建設工作。
根據《意見》,今年我市要完成13所教育內涵式發展項目學校的建設任務,各縣區要建成一個以上“數字化教室”示范校,以發揮示范引領作用。
《意見》還提出,2012—2016年,各縣區要在項目學校和示范校建設的基礎上,結合學校辦學規模和辦學條件,按照“技術先進、設備可靠、后續發展可持續”的“數字化教室”建設標準分層次、分類別做好總體規劃和年度計劃,加快推進步伐,努力實現2012-2015年全市中小學!皵底只淌摇备采w率達80%,2016年底前全市城區以上中小學校100%建成“數字化教室”,鄉鎮中心校以上學校90%建成“數字化教室”或將數字化教學手段引入課堂,基本形成全市數字化教育教學服務體系。
目前,各縣(區)已成立了“數字化教室”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結合實際制定了“數字化教室”建設工作方案和實施規劃,并結合教育災后重建、薄弱學校改造項目和“十二五”教育發展規劃等工作,分步有序開展“數字化教室”建設工作。
據了解,截至今年4月底,我市已建成各類數字化教室342個,占班級總數的10.56%,加上漢源縣即將建成的100個,占全市班級數的13.65%。
值得一提的是,在市委、市政府的關心下,雅安中學在2011年年底購置了75套新華文軒優課數字教學應用系統,設備已于今年三月中旬完成安裝測試并投入使用,現今全校90%的科目使用了電子白板進行教學,95%的教師掌握了相應的現代教育技術,并能熟練操作。雅安中學的數字化教室建設將引領全市13所項目學校的高效課堂構建,13所項目學校的輻射效應,是雅安教育的再次升華——雅安教育現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