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普通大眾民主意識的不斷提高,人們對于政府信息的關注度也在不斷提高。如何把群眾想知道的、應知道的、需要知道的信息及時、準確、完整地告訴群眾,把政府的政策宣傳與民眾的日常生活有機結合從而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和社會信任度已經成為政府部門工作的重要內容。在信息化大潮下,有著“第五媒體”支撐的數字告示就成為首選。那么政府級用戶怎樣才能“少花錢多辦事”,構建出適用于自己的數字告示系統呢?
硬件層面,穩定最重要,要有大牌意識
通常說來,數字告示系統大多要在無人管理的狀態下長期運行,穩定性本身就是剛性需求,加之政府本身發布信息量較大,因此,要想保證系統正常運營,產品的穩定性無疑是用戶首先要關注的問題。對于數字告示這樣專業性較強的產品,用戶在選擇時要有大牌意識。大牌廠商一般具有較為豐富的構建經驗和完善的售后服務系統,能夠為用戶提供更多合理化的建議,降低用戶安裝維護的工作強度。
鑒于行業技術的成熟,數字告示的硬件產品,無論是播放器還是顯示器,價格都比較透明。由于“高清”已經成為顯示器的標配,且有成熟的行業標準,因此,用戶在選購時的主要關注點就是尺寸的大小。政府作為非盈利性的機構,選購產品應該從實際出發,切忌盲目追求大屏幕顯示。政府辦公場所的布局具有一定的復雜性,用戶一旦忽視自身的安裝空間,就會給日后的安裝帶來麻煩,導致安裝成本的上升。
對于播放器的選擇,用戶一定要注意的是,并非是越小越好。小巧的產品固然在靈活性上有著突出的優勢,但是卻在散熱性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就意味著廠商投入更多的精力,用戶就要投入更多的成本。目前市場上的播放器有Linux、 Windows以及Android三類,新興的 Android固然有較強的開放性,但存在的問題也不少。對于穩定為先的政府用戶,筆者認為,兩類較為成熟的操作平臺應當優先考慮。
軟件層面,功能要精而非多
數字告示的軟件產品的主要賣點是廠商的服務,這就決定了其無法像硬件產品一樣明碼標價。諸多的廠商為了能夠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紛紛以自身產品的功能豐富為宣傳點,使得用戶陷入了功能越多越好的誤區。
從投入成本上來說,功能越豐富的產品就意味著廠商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同樣的,用戶也要投入更多才能獲得。政府應用數字告示的目的就是要拉近與普通民眾的距離,而如果要花大價錢來追求一些根本不會應用的功能,就是對公共資源的浪費,就會適得其反。從實際操作來說,功能越多操作的復雜性就會越大,相應的,操作人員的熟悉時間也就會越長。政府工作講究效率性,應用數字告示的目的也在于此,如果在操作上花費過長的時間就是得不償失。
值得注意的是,數字告示在政府中的應用,絕不僅僅是簡單的對外信息公示,而是包含了服務程序、會議信息、導引服務甚至實時新聞、交通狀況等一系列的便民信息 ,這就表示政府用戶所要構建的數字告示系統要有良好的可擴展性,以避免日后的應用瓶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