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里曾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我們的諺語也說,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這些簡單的道理往往道出了某些真理。商業世界,同樣如此。
從目前的形勢來說,微軟與蘋果本來應該彼此敵對對方的。我的意思是說,真正的互為敵人。主導了互聯網幾度春秋的微軟,眼睜睜的看著自己的對手從地獄之門慢慢變成世界最值錢的公司,其內心將是怎樣一種煎熬。如今蘋果的價值已比微軟多出近2000億美元。而更可恨的,是微軟1997年對蘋果的注資避免了蘋果的關門破產。
微軟CEO Steve Ballmer曾嘲笑過蘋果的iPhone手機,在2007年的一個訪談上他曾說,要出售一個500美元有補助的手機簡直就是瘋了。然而結果是蘋果沒有變瘋,倒是消費者和投資者瘋了,消費者們瘋狂的搶購iPhone,投資者瘋狂的抬高蘋果的市值。如今iPhone不僅將微軟的Windows手機打的落花流水,而且就憑這一個產品,其市值就超過了整個微軟帝國。同時,蘋果順勢推出了平板電腦iPad,盡管“平板”這個概念還是微軟自己于多年前首先提出的。
現在蘋果的iOS平臺完全威脅著微軟的系統及辦公軟件平臺。考慮到iPhone和iPad的快速崛起,以及它們對Mac電腦所帶來的正面購買效應,在如今的計算機世界,微軟那Windows視窗系統和Office辦公軟件這樣的產品已經沒辦法Hold住曾經屬于自己的帝國地位,而且其光環正在減弱。更為關鍵的是人們正在認識到似乎已經不再需要它們了。毫無疑問,蘋果的崛起正在慢慢的毀掉我們曾多年崇拜的微軟帝國。
然而,我們已經很少看到微軟公開攻擊蘋果的報道了。事實上,它們經常在某些議題上保持同步或者進行著共同防御。這段時間本來應該進行著血腥廝殺一對冤家,如今反而再一次的手拉手、肩并肩,談起了戀愛關系,確實讓人有點匪夷所思。
那么究竟是為什么呢?答案很簡單,因為微軟如今有比蘋果更強大且更緊迫的敵人需要對付,而與此同時蘋果的目標與之一樣:Google。這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
這并沒有什么新鮮的,但是兩者之間的敵意并未消除而是繼續持續著。我們可以看看今天的一個例子。上周因被曝光獲取蘋果移動瀏覽器用戶私人數據而占據了媒體頭條的Google,今天被微軟指責這樣的行為同樣發生在其IE瀏覽器上。然而,當Google回應微軟指其完全瞎說時,蘋果卻躲在某個墻角偷偷樂著。
其實往回退幾年我們就會發現,蘋果和Google曾經為了共同對付微軟也曾結成了多么牢固的聯盟。我們不會忘記,當年Google的CEO斯密特還是蘋果董事會成員,并且為了很多項目(比如iPhone)兩家也曾手牽手、肩并肩,熱戀非同一般。但是這段感情不長,隨著Google推出Android系統,與蘋果產生了利益沖突,隨之這段關系就畫上了句號。雖然那個時候Google可能并沒有想得太多,但是這次分手卻讓微軟和蘋果在北電的專利問題上結成了聯盟,共同對付Google。
微軟本來應該與正快速崛起中的iOS平臺進行戰爭,但是相反,他們認為目前最重要的是對搜索引擎Bing投入巨資與Google爭奪市場。而且看起來它特別喜歡通過與關鍵OEM廠商的授權協議來打擊Google的Android系統。
與此同時,當被問及是否將微軟作為自己競爭對手關系時,蘋果看起來很不耐煩。但是當問及與Google(特別是Android系統)時,其刀鋒顯出了異樣的光芒。
也許這正證實了Google目前正在做正確的事。目前世界上多數大科技公司都將槍口對準了Google。這也很容易理解,如果你不超越路途上的對手,你就不可能達到頂峰。但是Google的處理方式確實給了對手組建聯盟太多的機會,微軟和蘋果就是兩個最大的例子。而且隨著Google進入實時社交搜索領域,Facebook和Twitter這兩個社交巨頭也加入敵對聯盟共同對付Google。我們不禁要問,Google,你能Hold住嗎?
所有的這一切都讓科技世界充滿了戲劇性。一邊是Google,而在另一邊則幾乎是所有其它公司,而且其新會員似乎每天都在加入。但是我們也可以看到,這個聯盟內部本身也問題重重,彼此之間都有著各自的恩怨情仇。但是關鍵點則在于此刻它們結盟了。正所謂:敵人的敵人就是我的朋友。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難道我們的祖先在2千年以前就已經預知今天的發展!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有的是永遠的利益。且讓我們靜觀微軟、蘋果和Google如何演繹《新三國演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