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光棍節不到兩三天了,這時電商之間的價格大戰硝煙再起,但此前電商促銷的各種忽悠伎倆還讓不少市民耿耿于懷。為了幫助眾多網友更好的網購家電產品,在綜合了眾多網友的網購經驗后,筆者將網購防忽悠指南分為幾小點,逐一擊破“假促銷”,有需要的朋友不妨了解一下。
比價格 讓忽悠無所遁形
之前的“8.15”電商促銷戰讓眾多網友失望不已,降價不過,噱頭挺大。各家電商都說總計讓利多少億,這些都是吸引消費者的噱頭。不管讓利多少,咱們消費者要買的還是那幾樣,因此不用管它說它讓利多少,緊盯自己要買的單品進行多項比價,看看是否真的降價了。
就拿選購平板電視來說,咱們消費者在確定好自己喜歡哪款電視后,先去賣場了解售價和贈品情況,在登錄網上商城進行比較選購,盡量選擇到超值的產品。
謹防障眼法
每次電商大戰似乎總有電商要玩先漲價再降價的把戲。“面對這一情況,消費者應對自己要購買的東西有一個明確的價位區間。”現在也有很多比價工具,可以很方便地跟蹤到商品近期的價格走勢,精明的消費者不妨嘗試。
之前有媒體爆料,電商價格戰中,都是先漲再降。原價不到6千的產品,先標一個夸張的價格,再標出所謂的打折后的“促銷價”,如果您事先對這款產品沒有了解的話,可能就容易被忽悠,結果以高價購買了產品。所以不論產品降得多狠,咱們都要理性對待。
產品運費貓膩
要知道,咱們想要購買的產品往往不是來源于同一家店鋪,買幾樣東西就要付出多份運費,所以要在結算時算好自己多掏出多少快遞費用。相比之下,蘇寧易購、國美電器網上商城、京東、亞馬遜這些B2C網站的運費則相對合理些。
代金券都是浮云
不少電商都有購物返代金券的活動,以一家電商的返券活動為例,買400元的書返還200元的券,其中包括100元圖書券、50元優品抵扣券和50元服裝代金券。如果與朋友拼單將3張券全部以正好滿額的形式花掉,那么總共花了400元購買了600元的商品,相當于6.6折,折扣并不是我們想像的那么大。
秒殺促銷別太在意
相信很多網友和筆者一樣,有過秒殺產品的回憶。很多消費者都感覺秒殺只是一種娛樂活動。每次促銷,秒殺似乎是不能缺少的“保留節目”,雖然秒殺活動中的產品確實讓利空間比較大,但對普通消費者來說,沒搶到也不要過于介意,很多秒殺活動其實是為吸引消費者關注,產品備份并不多。
其實,網購家電產品,咱們只要選擇一些大品牌,符合心理價位的就可入手了。就拿一款42英寸的康佳電視來說,在賣場里可能是4千元左右,在淘寶上秒殺價3千多,但是產品不夠,也沒有其他的禮品相贈,如果秒殺不到,咱們去實體店里選購也不錯,而且實體店也是免運費的。俗話說的好,跑的了和尚跑不了廟,往往實體店比網上商城更有心里安全感。
驗購產品很重要
由于不少網友之前沒有網購大型家電的經驗,所以在第一次受到洗衣機、冰箱等大家電時,往往會忽略了當面驗貨這一重要流程;而快遞員為了節省時間也通常不會提醒消費者驗貨。不出問題一切都好,一旦出現問題,孰是孰非很難說得清楚。
最后,我建議那些有時間的朋友最好選擇本地的大型電器超市購買電器,因為只有這樣,才有良好的售后服務保證,才會一勞永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