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日經BP社報道,東芝液晶電視“REGZA Z7系列”終于現身。因為春季沒有發表主打款式,恐怕不少REGZA粉絲都好奇高端款式“Z系列”會是什么樣子。請大家放心,還真值得等待。Z7系列實現了華麗變身,成為了“徹底享受電視”新一代電視。
東芝即將從2012年11月開始陸續推出的“REGZA Z7系列”與標準款式“REGZA J7系列”
Z7系列發揮云端支持的特色,變成了一臺能夠從根本上改變電視收看方式的獨特智能電視。下面就讓我們逐一來探究這些新功能。
Z7系列發揮云端支持的特色,變成了一臺能夠從根本上改變電視收看方式的獨特智能電視。下面就讓我們逐一來探究這些新功能。
REGZA系列的開發者——東芝數碼產品&服務公司的本村裕史表示,“雖然有意見說電視無聊,但好節目仔細找總是有的。問題估計是出在沒有碰到或是沒有機會碰到自己喜歡的節目”。
開發出REGZA系列的東芝數碼產品&服務公司的本村裕史
本村說:“晚上回到家里,‘有一眼沒一眼’地看看電視正在播出的娛樂節目,想看的節目錯過了,預約錄像又太麻煩,錄了也不看——這種電視的使用方法自然存在局限性”。
“電視的智能功能和網絡功能之所以需要,就是因為能夠讓用戶輕松找到自己喜歡的節目,徹底享受電視的樂趣,云端支持的REGZA才應運而生。我們堅信,顛覆電視生活的GRGZA Z7系列是新一代電視的答案”。
REGZA Z7系列推出了REGZA的主流——55英寸、47英寸、42英寸3款產品。沒有包含60英寸以上的超大屏幕款式,而預定于2013年春季上市的第2代4K2K款式(尚未確定是否命名為Z系列)中預計將加入超大型產品。
包含3款尺寸
Z7系列與同時發表的沒有配備延時功能的“REGZA J7系列”各自形成了兩條不同的產品線,完善了高端系列的產品結構。
Z7系列配備2倍速驅動的高清IPS液晶面板,采用了“Advanced Clear Panel”,在為影像賦予更加深邃的光澤感的同時,減少了畫面反射。雖然同樣支持3D,但Z系列把過去的場序方式改為了使用偏光鏡的簡易被動方式。
影像引擎雖然與老款式同為“REGZA Engine CEVO”,但算法得到了強化,實現了超解像“分辨率增強技術7”與場景模式的高畫質化。并且全新采用了能夠按照動畫、游戲、高爾夫等不同需要優化畫質的“內容模式”。自動根據室內環境優化畫質的“自動絕佳高畫質”也經過了精雕細琢,用戶選擇電視背后的墻壁和窗簾的顏色后,電視可以自動對畫質進行調整。
耗電量方面,55英寸為218W,47英寸為180W,42英寸為154W(待機時均為0.15W),雖然略高于其他公司的液晶電視(55英寸耗電量約為120~160W),但考慮到配備了延時,耗電的增加實屬無奈。相比不支持錄像的電視+錄像機,再加上便利性,大部分的用戶應該都可以接受。
不配備延時功能的標準款式“REGZA J7系列”擁有從32V型到65V型4種尺寸的產品
Z7系列在設計上也提高了附加值。由設計師雅各布·延森操刀設計的外形精巧而且纖薄,極窄邊框上點綴的銀色底框分外奪目。
連外框部分都包裹著玻璃的光滑表面設計與點綴了玻璃的底座也盡顯時尚。稱得上是與新一代Z系列交相輝映的高品位外框。
兼顧纖薄設計與上佳音質
聲音同樣講究,配備了2個35mm×75mm的全范圍揚聲器(播放頻帶在均衡器打開時為100Hz~20KHz),揚聲器安裝了ABS樹脂制造的低音反射式外殼。
配備了2個35mm×75mm的全范圍揚聲器(播放頻帶在均衡器打開時為100Hz~20KHz),揚聲器安裝了ABS樹脂制造的低音反射式外殼
負責音質設計的東芝數字媒體工程的桑原光孝在談到聲音的理念時表示,“音質的表現與高級電視相稱。在設計之時,困難之處在于如何在保持纖薄、時尚的外形的同時發出優美的聲音”。
桑原說:“為了實現厚重的低音,我們采用了結實的低音反射箱,同時防止了機身的共振。為了確保電視的纖薄,揚聲器采用了向下的布局,但音場使用配備了新開發的REGZA聲音均衡器的高級DSP(數字信號處理電路)進行了調整,使聲音能夠從正面發出。
通過對聲音進行脈沖控制,鼓點等敲擊聲更加清脆。而且,通過遏制聲音的峰值,多余的余音也得以減少,聲音在任何位置都清晰可辨”。
發出低音的低音反射端口的形狀并不是單純的圓孔,而是能夠降低發出聲音時的共振頻率的波浪形的構造
在聲音的演示中,筆者試聽了大衛·福斯特與肯尼·G豪華的聯袂演奏。借助DSP處理的效果,從電視的正面可以清晰地聽到肯尼·G悠揚的薩克斯聲。感覺經過處理的聲音鋼琴和薩克斯的音色分明,聲音覆蓋區域大,而且具有速度感,非常清晰。
電視的音質與外置的Hi-Fi系統自然無法相比,而且,因為大量使用DSP,聲音總是給人以特殊效果的印象。雖然結合前置揚聲器和以厚重為主流的環繞系統也未嘗不可,但如此一來就無法實現纖薄的設計。在這種此消彼長的關系之下,同時實現精巧的設計與清晰的聲音這一點值得給予好評。
提到清晰的音場,大家往往會想到得到該公司與日立的電視采用的Real Sound Lab的音場補償技術“CONEQ”,但與之相比,此次的新系列采用的DSP處理要勝出一籌。
“CONEQ是在1個假想平面上形成音場,REGZA聲音均衡器則是根據利用多個假想平面的三維掃描進行均等化。而且,用于補償的DSP濾波器也增加到了448帶(CONEQ為256帶)。因此,能夠讓用戶感受到更加廣闊的音場感”。
全部款式均配備延時功能
Z7系列的一大特點是在通常的外置硬盤錄像功能之外,全部款式都配備了延時功能。
也就是叫做“全錄”的功能。這項功能可以在硬盤中最多同時收錄6套微波數字節目,用戶可以自由自在地欣賞過去的節目。在電視領域,這項功能還是REGZA系列的專屬。能夠進行全錄的僅限微波數字電視,如果可能的話,筆者希望BS數字電視也能夠支持全錄。前面提到的本村表示“理解用戶希望錄制BS的心情,我們將在今后研究這一課題”。
過去的延時是把內置硬盤作為載體進行錄像,在這一次,電視內不配備內置硬盤,支持外置USB硬盤也是改變之處。也就是說,錄像需要使用外置硬盤。另外,后面介紹的搜索功能也基本是以延時錄像為前提,因此,從電視功能來說,可以說大容量外置硬盤是必需的配置。
系統的穩定性和耐用年限雖然還尚未可知,但外置硬盤無疑方便了維護。因為使用了大量的LSI,如果有機會,在購買時最好申請延保。
新系列除了配備2個用于延時錄像的高速USB3.0端子之外,還配備了1個用于普通錄像的USB2.0端子。每個USB3.0端子都可以外接最大為3TB的硬盤,延時錄像總共可以錄制6TB(相當于6套微波數字電視約5天的節目內容)。雖說3根USB線看上去有些扎眼,但能夠實現延時錄像的命脈——超大容量錄像可以說是個好消息。
只要把另售的原裝硬盤單元“THD-250T1”(延時2TB+普通錄像500GB:預想價格4萬日元)安裝在背面(利用壁掛VESA端子),就可以組合出纖薄的系統。除此之外,艾威數據和巴法絡也準備推出相應的硬盤。
在背面安裝(利用壁掛用VESA端子)另售的原裝硬盤單元“THD-250T1”(延時2TB+普通錄像500GB:建議售價4萬日元)后,可以組成纖薄的“延時電視”
另外,一塊硬盤不能進行分區,分別用于延時錄像和普通錄像,各錄像需分別使用專用硬盤。USB端子也無法兼用。
延時錄像、普通錄像都采用MGEG-2 TS格式,不支持MPEG-4 AVC/H.264的長時間格式。
作為解決措施,外置配備H.264轉碼器的巴法絡“RECOLONG”硬盤即可實現長時間錄像(3倍模式)(不支持延時錄像,僅支持普通錄像)。但需要注意的是,H.264錄制的節目無法轉存到硬盤之外。
延時錄像保存到錄像機的方式與以往相同,需要先移動到普通錄像區域再進行轉存。
新REGZA系列最大的特點是利用基于云的錄像節目搜索功能,大幅推動了電視觀看方式的發展。
在使用以往的延時功能時,想看節目的時候需要從“歷史節目單”中搜索,因為一次錄制的節目數量繁多,從里面找到想看的節目要花費不少時間。新系列雖然也保留了經過改進的歷史節目單,但新增了瀏覽過去節目的窗口。那就是提供了“喜好播放”、“精彩回放”、“值得注意!場景列表”的GUI(操作畫面)。
按下遙控器的“喜好播放”按鈕,喚出喜好播放功能
“歷史節目單”也做了改進,按照類別標注出不同的顏色,新增加了可以瀏覽1個頻道1周內容的“分周模式”。即使不使用這種歷史節目單,用戶也可以通過“喜好播放”等方式也可以找到想看的節目。
歷史節目單”的畫面
后面介紹的“精彩回放”和“值得注意!場景列表”是利用云功能“TimeOn”的網絡服務,可以按照場景進行詳細搜索。
而“喜好播放”是電視本來的內置功能,因為分析依據的是EPG(電子節目單)的節目信息,所以絕大多數搜索無需聯網,可以在本地(僅依靠電視)實現。但搜索只能按照節目進行。
通過使用喜好播放,用戶可以“只看足球節目,或是只看AKB節目”,按照喜好搜索節目連續播放。與云相比,這項功能似乎更加貼近日常生活中的電視功能,對于普通家庭而言,單是這項功能就足以令人愛不釋手。
按下遙控器上方的“喜好播放”按鈕,屏幕上就會出現喜好播放的GUI,通過選擇上方的圖標,可以進行各種各樣的搜索。
選中喜好播放的“還有這些節目”的圖標后,電視會從延時錄像中搜索與現在觀看的節目相關的節目,以縮略圖的形式羅列出來。例如,在觀看高爾夫轉播時,屏幕上將顯示過去的高爾夫錦標賽、體育新聞、高爾夫教學節目等,用戶可以選擇喜歡的相關節目隨時進行播放。
從喜好播放功能中選中“高爾夫”類別。用戶可以定制類別
這項推薦功能的思路與視頻網站的相關視頻列表,以及購物網站的“購買了該商品的人還購買了這些商品”等個性化顯示如出一轍。
雖說搜索的算法似乎還有改進的余地(※),但能夠不費工夫地找到自己喜歡的節目依然令人感到方便和貼心。本功能除了在觀看實時播出時使用外,也可以在播放錄像時使用。
在視頻共享服務“YouTube”的相關視頻列表中,“拉面”的相關視頻群中會出現一個“咖喱”,轉到咖喱視頻后,用戶或許會發現意外之喜。這并不是搜索錯誤,而是有意加入的相似類別,使其成為能夠令搜索向其他方向發展的“種子”。因為如果類別過于狹窄,種子便會枯竭,令搜索陷入循環之中,從而降低找到新視頻的可能性。就新系列而言,就是在“還有這些節目”中加入少量的“向您推薦”。
在喜好播放中選擇“熱門關鍵詞”,電視將自動排出最近關注的關鍵詞列表,用戶可以從中搜索延時錄像的節目。例如,政治經濟的熱點詞匯、最近結婚離婚的藝人的名字等。當紅關鍵詞是從EPG的節目信息中抽取出的出現頻率較高的詞匯,無需訪問網絡。
選擇“當紅關鍵詞”后,顯示電視自動篩選的最近關注的關鍵詞列表
喜好播放的“常看節目”顧名思義,是列出用戶一直在收看的節目的功能,用戶可以從中快速找到常看的電視劇節目等。也就是“拋開有可能只是順便看的直播節目,只抽取出用戶想看的節目,例如觀看過一定時長的錄像等”
列出經常觀看的節目的“常看節目”
喜好播放“向您推薦的節目”是根據用戶的播放信息搜索EPG,向其推薦沒有看過的節目的功能。這項功能與上面提到的“常看節目”類似,但除了常看的節目之外,搜索的范圍還包括沒有看過的節目。
根據節目的收視情況推薦可能合乎用戶喜好的節目的“向您推薦的節目”
喜好播放“大家推薦的節目”是推薦熱門節目、其他用戶預約錄像次數多的節目的功能。因為數據存儲在服務器上,所以在喜好播放中,只有這項功能需要聯網。
向用戶推薦熱門節目、其他用戶預約錄像次數多的節目的“大家推薦的節目”
介紹新開播節目的“新節目”在節目改編期可以派上大用場。除此之外,在“類別專用列表”中可以進行類別和關鍵詞搜索。
這些搜索功能雖然與錄像機和錄像電視的關鍵詞搜索,自動錄像功能類似,但二者存在巨大的差別。在使用錄像機時,用戶需要搜索到想看的節目預約錄像,或是等待自動錄制的影像,而新系列可以“馬上”根據延時錄像的節目搜索過去的相關節目進行連播。這稱得上是延時錄像獨有的奧妙所在。
喜好播放的GUI簡潔,處理速度也非常快。但對于新手來說,從圖標和圖標名稱上很難理解功能的內容。雖然了解之后操作非常方便,但還到不了全家都能上手的程度。希望東芝能夠在在線幫助、任務精靈、語音指南等新手幫助上多花一點成本。
下一次,筆者將對“喜好播放”之外另一項備受關注的新式云服務“TimeOn”進行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