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模空前的2012年國際消費電子展(CES)落幕了,3000多家廠商、20000多件展品,留給觀眾印象最深的產品是什么?筆者認為,與兩年前的智能手機、一年前的平板電腦相比,今年最大的熱點是智能電視。智能電視作為下一場技術革命的“風暴眼”,正在吸引全球主流ICT廠商的高度關注。
Google當仁不讓地打出了“重新發明電視”的宣傳語,希望借助智能電視,改變家庭娛樂的方式。在去年秋天進行產品升級之后,此次CES上帶來的Google TV在用戶體驗上成熟了很多。在強調互聯網應用的同時,Google TV在視頻和電視節目搜索與Youtube視頻內容訪問等方面進行了優化,并推出了針對Google TV的應用商店。LG、索尼、三星和Vizio都推出了各自的Google TV產品。中國的聯想、海信等廠商也在展會上發布了智能電視新產品。
蘋果公司依然沒有參展,但蘋果的影響卻無處不在。蘋果過去10年為音樂播放器、手機、電腦市場帶來了革命性影響。為延續創辦人喬布斯發展新科技產品的雄心壯志,公司正設計一款能以聲音及手勢控制的智能電視iTV,預計最快今年下半年推出。喬布斯曾在自傳中稱,希望創造一部多功能電視,利用最簡單的界面與所有蘋果的產品同步。蘋果公司早就開始進行研發。去年10月,蘋果公司向美國專利局申請了“以姿勢操控的實時影片過程控制”專利,通過紅外線、動作及其他感應器接收使用者指令。操作指令可剪輯片斷,甚至可將電影由iPhone直接傳至iTV。此外,連接互聯網的iTV可通過蘋果云服務iCloud下載影片,能高度互動。而蘋果公司新推出的iPhone4S包含Siri辨音操控軟件,許多業內人士相信未來的iTV也會具備此功能。在蘋果的iTV沒有揭開神秘面紗之前,各大科技公司正千方百計利用這段市場空隙,加緊推出自己的智能電視新產品,搶占市場先機,以免遭新技術浪潮的淹沒。
曾有觀點認為,電腦的發展蠶食了電視機的市場份額,使電視機不僅失去了以往的輝煌,更從老大的位子上跌落。其實,真正導致電視衰落的,不是電腦的攻勢太凌厲,而是電視缺少一些革命性的變革。現在,云計算和互聯網技術革命的浪潮即將席卷這個長期占據客廳中央位置的大家伙。據市場研究機構 DisplaySearch的數據,到2015年,智能電視出貨量有望突破1.3億臺,占平板電視市場出貨量的近一半。
為了從無數智能電視和機頂盒中脫穎而出,廠商必須向用戶提供獨有的產品。應用便是這樣的“看家法寶”。同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一樣,應用也是新智能電視生態系統的基礎,電視廠商正努力打造自有應用。松下開放了Viera 互聯網電視平臺,讓開發者可以創建專門為松下生態系統打造的應用。LG緊隨其后,大力推廣其專有應用平臺LG Apps TV,同時三星旗下Techwin公司也揭開了InTouch機頂盒的神秘面紗,為任意一款傳統電視添加應用和“智能”功能創造機會。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廠商在智能電視領域也在加緊布局。除聯想外,海信集團去年8月宣布推出全球首款個人智能電視I’TV。據悉,海信I’TV的最大亮點在于:實現了大屏傳小屏(即客廳里的電視所接收的任何有線電視節目都可以瞬間傳到I’TV、智能手機等小屏幕上隨意觀看)、小屏傳大屏(即I’TV通過互聯網搜索到的任何視頻節目特別是高清節目,都可以瞬間傳到客廳的大屏幕上共享觀看)、異地傳屏(I’TV在外地也可以實時收看家里電視所能接收到的任何節目)等功能,使得“三屏互動”、“協同互傳”成為現實,真正實現隨時隨地、隨心所欲地移動觀看電視。同時,因植入智能推薦、社區交友等軟件應用,該產品兼有網絡、娛樂、PC及社交等功能,徹底改變了電視的功能定位。
隨著云計算、互聯網、移動寬帶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向傳統電視的全面滲透,電視的智能化步伐將越走越快。而以“i”為新標簽的智能電視無疑將在終端形態、使用體驗、商業模式等方面帶來一場電視行業的深刻變革。2012CES展已經清晰地顯示出這一未來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