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小剛的《西施秘史》找來一堆90后女演員出演,其中西施由新人靖靖出演。
90后女演員鄭爽演完《一起看流星雨》后,在電影《畫壁》中也出演戲份頗多的牡丹一角。
2011年,廣電總局連出新規,對電視劇市場產生了相當大的沖擊,而且很多新規都是從2012年元旦生效,而這些新規會對電視圈產生多大的影響呢?而電視行業又會發生什么變化呢?
3D電視劇悄悄興起?
自《阿凡達》之后,3D電影已不再新鮮,而隨著徐克的《龍門飛甲》的問世,華語3D電影算是有了一個階段性的進步。雖然前年就有一部號稱3D版電視劇的《吳承恩與西游記》問世,不過,嚴格說來3D電視劇還算是一塊新鮮待開發的處女地。據來自電視機行業的預測,2010年3D電視需求將達到2000萬臺,而制約3D電視發展還是內容瓶頸,目前3D電視的內容絕大部分都是以體育賽事和3D電影為主,3D電視劇會成為下一個填補3D電視內容的增長點嗎?
劇總產量不增反減
限娛令頒出之后,內地電視圈綜藝節目大減,各家衛視都用電視劇填補綜藝節目的時段,去年電視劇產量突破三萬集,不過有不少都未能登上電視播出。今年雖說電視臺播放電視劇時間增多,并不代表電視劇產量也會隨之增高,預計今年電視劇市場將會實事求是起來,電視劇總產量會回落,有可能回落到前年2萬集的水平。當然,總產量回落,并不代表電視劇總投入會減少,或許從過去的拼數量改為拼質量,這對觀眾來說會是一件好事。
家庭劇成為主戰場
婚戀綜藝節目數量驟減后,婚戀電視劇的數量必定會驟增,好填補師奶們情感上的需要。自前兩年小三話題不斷被翻炒后,今年師奶劇將會鎖定中年人情感劇的題材。內容上多是討論,婚前、婚后、離婚、復婚、再婚這類的話題。年輕演員方面,今年火起來的很可能是閃婚、閃離、相親狂人、被長輩逼婚等這類題材,對白會愈發現實和犀利,但是風格會更加純愛小清新。而中年演員談情的劇集,也會比去年要多,對于忘年戀、黃昏戀這類以往較少也較敏感的題材,今年也很可能會被搬上臺面。
電視臺買網絡自制劇
去年網絡自制劇數目飛漲,水準越來越高,今年可能將打破過去網絡買電視劇版權播出的慣性,改為電視臺向網絡買劇,在電視臺上播。從此網絡劇將不再僅局限于網絡,并升呢為“電視劇”。同時,網絡預購的競爭也會加劇,不論是電視臺向網絡買劇,或是網絡向電視臺買劇,都很有可能變成賣房一樣,沒開拍就先預定要在哪個視頻網站或電視臺播出。
另外,衛視的自制劇增多之后,競爭一定會加劇,首播權的爭搶、及播出時段的先后,都會相當激烈,電視臺或許會干脆達成協議,整點同時播出,導致觀眾不論怎么換臺都是一樣的進度,達到真正意義上的全國同步。
電影咖回歸電視圈
現在電視劇的成本也一直走在快速增長的路上,預計一億元成本以上的大制作會增加,全年很可能突破十部大關。天價制作最直接的效果是片酬暴漲,必定會吸引不少電影咖重回電視圈。況且,現在內地電視劇的口碑要超過不少國產片,所以陳坤、周迅、李冰冰、姚晨、黃曉明等人都會考慮接拍電視劇。當然這種回歸潮,也是因為電視劇數量創新高,于是制作單位只好用大牌來吸引觀眾,從而在話題度上先取勝,在開拍之初就搶占優勢。
晚會倍增爭搶大牌
綜藝節目減少,導致電視臺都在各種晚會上動腦筋,好拿出自家的制作博得市場占有率。今年估計像三八婦女節,或是白色情人節、重陽節等等冷門的節日,都將被各家衛視當作制作晚會的理由。也就是說,今年的晚會數量也將會創歷史新高。同場對打的情況,不再局限于跨年、中秋等時段,于是直接的反應就是搶明星。很有可能出現的局面是,家庭觀眾每逢佳節必數星,遙控器按個不停。由于明星們未必能趕場,所以這些晚會也可能淪為新劇推廣會,由上檔宣傳的藝人,或跟電視臺有拍劇的藝人撐場。
90后新生代偶像上位
今年的電視劇市場將更加低齡化,偶像劇將會是大批新生代90后偶像的天下,而大批通過選秀露臉的90后將會是偶像劇上位的第一批。這意味著長久以來,被70后和80后所壟斷的偶像劇的狀況被打破。由于電視劇的檔期增多,為了避免撞臉的問題,正需要輸入新血。
尤小剛的《西施秘史》中的西施、鄭旦、王后、雅魚等重要角色都是90后的新人女演員,如此大膽搭配,也只有尤小剛這種有城府的老牌導演“膽夠肥”。尤小剛坦言新人亮相絕對要博人眼球,這是一部又解饞又養眼的戲,看遍了71所院校的表演系,集中了90后表演專業的女生,把人尖子都選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