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機知識小課堂 電視調諧器小析
伴隨液晶電視的大幅度價格調整,越來越多的新產品走入人們的視野。而隨之增加的還有新的名詞、名稱。它們都是廠家精心開發的新技術,也代表者未來產品的發展方向。當然,它們更是為滿足消費者的需求而逐步研發的。為了大伙兒更好的了解這些新的變化,筆者特意把電視調諧器小析一下,獻給大家。
其實,調諧器的發展從最初的分立器件構建的模塊,到后來的雙轉換中頻輸出,此架構雖已朝向將調諧器 IC化的趨勢,但其缺點是仍需要兩個外掛的SAW濾波器,才能完成調諧器的功能,未能做到IC完全整合。Zero IF技術可以省掉第一SAW濾波器,而且第二SAW濾波器可被信道選擇濾波器取代,故此架構適合于完全整合的硅調諧器. 目前的硅調諧器基本上全部是帶有Zero IF的雙轉換調諧器或者帶有Zero IF的單轉換調諧器。硅調諧器會朝向小尺寸、低功耗和高集成度的要求發展來適應移動電視的需求,現在很多電視都使用的是低功耗的電視協調器。
在繼衛星、地面和線纜傳輸三大領域之后,數字電視將成為現在和未來各大廠商發力角逐的焦點,目前關于移動電視標準就有DVB-H/S、ISDB-T、T- DMB、MediaFLO、ATSCM/H和CMMB等很多種,讓人眼花繚亂。不過,調諧器并不會應為標準的不同受到很大的影響,目前各種移動電視標準的頻譜主要涉及到四個頻段:VHF III(174-240MHz)、UHF(470-862MHz)、L1(1450-1492MHz)、L2(1660-1685MHz)。半導體廠商往往會設計出同時支持不同標準的調諧器來滿足不同的需求。下面為您介紹來自不同供應商的各種不同類型、豐富多彩的調諧器產品。
由于芯片尺寸、功耗和成本等因素,很多調諧器可能僅支持一種或者二種移動電視標準。來自的NXP的TDA18291HN 硅調諧器使用BiCMOS技術,在VHF III(174Mhz到230Mhz)和UHF(470Mhz到862Mhz)頻段范圍內對DVB-H標準進行調諧,內部集成LNA、正交混波器、信道濾波器、PLL和VCO。在DVB-T模式下功耗僅有150mW。5*5mm2的QFN 32引腳封裝十分適合于移動設備比如手機、PDA、PND等。其他供應商的產品,比如Analog的ADMTV202、ADMTV340、 ADMTV3010分別用于ISDB-T、CMMB和T-DMB應用;Infineon的TUA9001用于DVB-H/T;移動電視將會在目前流行的任何一臺手持設備上出現,從根本上顛覆傳統的收視理念。這必須依靠半導體廠商在核心芯片上的高度集成和低功耗技術,調諧器顯然也不會被排除在外。
對于電視協調器,其實咱們只要對它有個初步的了解就行,和大家講述它也是想提醒消費者在以后采購電視時少一份擔心,多一份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