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LED背光源方案來說,目前最常見的就是側入式和直下式,但是這兩種背光方案都有非常明顯的優點和缺點。側入式方案可以擁有更纖薄的機身,相對而言也更加節能,但無法進行局部控光;直下式在畫面調控上優于側入式,畫質表現更加完美,但機身較厚也相對較為耗電。
那么,有沒有一種更好的背光源方案,可以集側入式和直下式兩種方案的優點于一身,同時也沒有兩種方案的明顯缺點呢。答案是有,就是可局部調光的矩陣式背光方案,這種方案應該說是一種側入與直下相結合的一種背光技術。
矩陣式背光方案具有側入式和直下式兩種方案的優點:
1.局部調光:矩陣式背光作為側入式和直下式兩種技術的結合,矩陣式背光同樣可以做到局部調光的功能,而可控的分區則完全由LED驅動決定。此外,矩陣式背光方案局部調光的精準度還要高于傳統的直下式技術。
2.厚度:關于厚度,則是直下式背光的一個致命弱點,即使是Sharp使用了LED+lenslet的方式大幅降低了消除LED燈影的厚度,其電視整機厚度仍然遠高于側入式的導光板厚度,這也是在2種LED背光技術中,直下式徹底落敗的主要原因。可以說,矩陣式背光完美的解決了這一矛盾。
3.畫面對比度:作為圖像質量表現力很重要的一點,相對來說,對比度是LCD的一個弱項。通常側入式液晶的對比度即使應用調光技術也就不過在幾千左右。而直下調光技術如果在表現黑畫面的時候將LED關閉,其對比度可以大幅提高,根據LG宣稱,他們的對比度可以達到700萬:1,矩陣式背光同樣可以達到。
4.節能:在圖像較黑的部分,通過關閉或降低LED電流來實現功耗的降低,也是直下背光的一個優點,同樣,矩陣背光也有相同的優點。
5.散熱:作為側入式背光的一個技術要點,由于矩陣式背光將LED大量分散在背光中,而不是集中在電視機的一側,這樣對散熱設計相對來說比較簡單。
當然了,矩陣式背光作為側入式和直下式兩種技術的結合,雖然具有不少優點,但也不是沒有缺點。由于矩陣背光要求分塊背光必須有精確的控制,所以電路的設計也會相應復雜很多,LED芯片及一些控制芯片也會造成成本增加。組裝方面,矩陣式背光工序復雜度遠高于目前的直下式以及側入式,組裝的良率、成本也是制約其的一個主要因素。
此外,矩陣式背光方案相鄰的背光單元之間影響很小,這雖然會比直下式擁有更精確的局部調光,但也意味著,當某一塊LED損壞后,其光學效果缺陷會比直下式看上去明顯很多。目前很多直下式對分區局部控光均通過一塊區域內的一些LED的光進行控制,而矩陣式則必須對每個分塊都進行控制,因此電路相應較為復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