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playSearch數據指出,未來3年內,投射電容式與電阻式仍為主流技術,而投射電容式以驚人滲透速率成長,預計在2012年占所有觸控面板比例會超過50%;而12寸以下面板以電阻式與投射式電容觸控為主要技術,互相競爭,互有消長,投射式電容觸控技術將從小尺寸、中尺寸朝大尺寸發展。
觸控面板技術趨勢的演進從最早的單點觸控加手勢(SingleTouch+Gesture),進化到能支援5點以上的多點觸控(Multi-touch),接下來支援多重輸入方式如觸控筆寫輸入加上掌紋輸入等方式,最后則是走向可撓式多點觸控面板的趨勢。
在投射電容技術競爭態勢上,王總指出臺灣產業過去不注重工業設計(IndustryDesign;ID),也不注重軟體發展。Apple訂出Pad規格:高硬體規格、強大的ID、低單價的價格策略,以及結合自家的軟體發展實力與高創意整合度勝出。但因投射式電容技術為蘋果所采用而成為主流,真實多點觸控應用技術與控制IC能力發展依存度高。
目前臺灣許多中小尺寸面板廠商轉戰觸控面板產業,已經有60幾家集中研制電容觸控面板的產品;而相關技術層次多元、商業模式多變,同時競爭規模巨大,全球中小尺寸面板產業板塊仍持續移動,從日本轉移到南韓、臺灣,再由日本或臺灣轉移部分低階生產線或模組廠到大陸。
在玻璃電容式觸控面板供給部分,2010年iPad為1,150萬臺,平板為200萬臺,2011年iPad為2,450萬臺、平板電腦為1,050萬臺,而CF廠投入平板的ITO玻璃產能分配比重,在2010與2011年分別為60、70%論斷,假設各廠良率以60%計算,2010年ITO玻璃面積供需OK,但2011年將吃緊。據了解,iPad觸控面板受限貼合技術問題,初期良率僅2~3成,至今已提升到4~5成,由此推估ITO玻璃面積到2011年將會供不應求,此時ITO薄膜將成為替代材料之一。
以宇辰光電最近爭取到的日本客戶為例,他們就要可以筆寫的電阻式觸控面板,因為投射電容式需露出手指來點觸,對冰天雪地執行公務的警察人員來說像是一種虐待。王總也認為目前投射式電容成為主流,主要是因為蘋果采用,3年前還沒有人提到過;但它在3、5年后還是不是主流,則不見得,業界不應該太集中、偏頗于某項技術。宇辰光電也有推可撓性的多點觸控面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