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3D電視上亦步亦趨的國產彩電,在智能電視上再次成功戰勝洋品牌實現領跑。據權威機構奧維咨詢(AVC)日前公布數據,“五一”黃金周智能電視市場零售量的滲透率已增長為8.3%,零售額的滲透率達到了12.5%。其中,TCL、海信、康佳等國產品牌貢獻了80%以上的份額。
有業內人士認為,國產品牌在智能電視領域取得的突破,成功扭轉了3D電視發展之初國產品牌被動的局面,有助于整體提高國內彩電行業的核心競爭力。
占據八成份額
國產彩電制造企業自2008年1080全高清時代引領市場熱度后,2009年到2010年市場表現都處于低迷狀態。一方面是市場預期不佳,另外一方面是戰略布局與規劃與市場發展契合點不高。2011年,智能電視作為市場熱點,國產品牌在智能電視發展中占據了主動。
“國內品牌反應十分迅速,在智能電視發展之初就占據了主動。”據中國電子商會副會長陸刃波介紹,在去年“五一”期間,國外品牌的3D電視一家獨大,占據100%份額。隨后,國內品牌花了將近一年的時間,直到今年三、四月才迎頭趕上,到今年“五一”,國內品牌才完全超過國外品牌,達到65.1%。而智能電視發展,國內品牌就完全避免了過去3D電視發展滯后的被動局面,一舉占據八成份額。
他進一步指出,TCL、海信等國產品牌在智能技術取得的重大突破,不僅將推動智能電視行業發展,而且還有助于整體提高國內彩電行業的核心競爭力,改變過去國內彩電行業受制于人的被動局面。
缺乏統一標準
中國智能電視的市場化進度加快,預計到2012年,智能電視的需求量將占到彩電需求總量的1/3。盡管如此,智能電視產品仍面臨巨大的挑戰:首先,智能電視產品市場化的速度逐漸加快,但消費者對于智能電視的認知度還有一定的差距;其次,智能電視產品功能繁多,如Android系統和多屏互動功能,但缺乏統一的標準,這就與快速發展的市場不相匹配,不利于智能電視的大規模發展。
聚焦中外彩電智能電視大戰就可以發現,操作系統和平臺是智能電視技術的重要戰場。開放性的操作系統和海量應用是智能電視的顯著標志。在目前智能電視使用的智能系統中,Android系統和Windows系統是目前全球最主流的操作系統。其中,創維、康佳、長虹等品牌只采用An-droid系統,TCL則同時采用了An-droid/Windows雙系統,而外資品牌部分采用了Windows操作系統。一個應用如何在兩個系統中兼容同樣值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