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各類電子產品都在朝著智能化方向發展,電視也不例外。今年以來,全球幾乎所有的彩電廠商都開始力推智能電視,智能電視擺脫了“概念產品”的稱號,進入普及階段。在操控方面,電子設備應該遵循越智能越簡單的道理,然而對于智能電視來說,僅僅依靠一個有60多年的歷史卻到現在都沒怎么改進的電視遙控器來實現智能操控恐怕并不現實。
人們都希望可以方便、自然的使用人類所熟知的方式使用電視,希望電視能夠準確無誤的感知包括自然語言、手勢語言、面部表情等不同的人類表達方式,實現擬人化的人機交互,方便人們更輕松、高效的使用電視設備。手勢識別、觸控等技術的出現,滿足了一部分人們在智能操控方面的需求,許多廠商也開始在這方面進行嘗試。
手勢識別
手勢識別是由手型動作輔以表情姿勢為符號構成的手語識別的一種技術,是人機交互模式識別領域的一項重要研究內容。手勢識別系統可以消除健全人與聾啞人之間交流的障礙,作為人體語言理解的一部分,手勢識別還可以更高效的實現人機交流。
手勢識別技術最早應用在電視領域是在2007年日本CEATEC(IT與電子展)大會上,JVC在會上展示了一款及其獨特的手勢識別電視。這款電視可以根據不同的手勢執行不同的操作,比如當你在觀看電視的時候鼓掌兩次,那么電視上就會調出音量控制和頻道控制的圖標;當你看到電視上的相關圖標變成紅色之后,你可以繼續鼓掌以決定所要進行的操作。
另據JVC公司介紹,該款電視還具備聲音識別功能,從而可以防止因為周圍出現的其它聲音而導致誤操作,該款電視內部集成有一個攝像頭,從而可以識別用戶的手勢。當然這只是手勢識別的最簡單應用,現在看來這種應用還遠遠算不上智能,甚至還不如電視遙控器方便。
海信智能感應觸控電視Hi-Touch
2011年初舉行的CES消費電子展上,海信集團展示了最新研發的智能感應觸控電視Hi-Touch,該產品擺脫了傳統的觸控式接觸,可實現一定距離內的遙感控制,坐在沙發上,眼前就像有個觸摸屏,如同操控觸摸手機一樣不用遙控器,不僅能通過手掌的上下左右移動、點擊等實現對電視的自由隔空操作,還能對著屏幕隔空打拳擊,帶來了智能互感虛擬觸摸的全新體驗。
TCL超級智能互聯網電視
3月23日,TCL在北京召開發布會,推出了超級智能互聯網電視,超級智能電視具有極強的人機交互功能,體現在智能手勢和姿態的識別與控制、體感游戲及視頻通訊功能上。采用了先進的手勢和姿態識別與控制技術,消費者用手勢就可控制電視,通過手勢和身體姿態就可玩轉3D體感游戲。
2011年4月11日,英特爾信息技術峰會(IDF)舉行技術前瞻日活動,會上展示了各類前瞻性技術,讓記者印象深刻的是英特爾的“基于手勢的人機交互”。簡單來說,就是在電視或者電腦屏幕安裝深度攝像機,而坐在攝像機對面的人可以用手來代替遙控器,通過不同的手勢操作屏幕,實現換選頻道,調節音量,快進快退或者屏幕旋轉等功能。
現場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所有的動作都可以自行設置,同時可以設置一個“解鎖動作”,比如雙手交叉,告訴屏幕,接下來的動作才需要執行操作,以免誤操作。實際操作中,只需伸出手向左豎起大拇指,圖片翻轉到下一幀,向右豎起大拇指,圖片回到上一幀。拇指向上,圖片放大;拇指向下,圖片縮小。用雙手來代替遙控器,確實非常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