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S歷來是未來一年消費電子產品發展的風向標,在2011年CES期間,中外彩電巨頭力推智能電視,據市場調研機構DisplaySearch預測,未來兩年全球智能電視銷量有望達到1.2億臺,到2014年,北美市場互聯網智能電視滲透率將達69%,西歐市場達85%,日本則將達到100%,智能電視已成為彩電業未來發展的一個方向。
智能電視最佳模式:機頂盒+電視
電視的發展軌跡與手機類似,從模擬到數字、從數字到智能。但電視與手機又有不同之處,一方面手機是小屏,電視是大屏,屏的價值在兩者中比重相差很大,而且屏的變化和更新換代速度又遠落后于軟硬件數字技術的發展速度。
另一方面,就是消費群體的不同,最新手機往往代表的是年輕人的時尚和高消費群體,而電視作為家庭用品,以家庭中的“弱勢群體”為主要消費對象,人們更加關注其經濟性和置換成本。因此手機換代了就可以換一個,而電視都已經發展好幾代了,不少家庭卻通過外加一個數字機頂盒,用的可能還是模擬電視機。
再加上今后電視屏的尺寸越來越大,相對價值越來越高,與其把整個屏一起換掉,不如只換其中的機頂盒更劃算。所以在智能電視發展的初級階段,各種技術和應用尚未成熟的情況下,“智能機頂盒+顯示器”的方式是一種更經濟的選擇。即使是在智能電視一體機發展成熟的情況下,如果有更新的技術出現,外加智能機頂盒依然可以為用戶提供一種更為靈活和經濟的選擇。
然而目前在數字電視行業里,機頂盒的狀況十分令人擔憂。已經充斥千家萬戶的超過八千萬戶的機頂盒基本全是集成式機頂盒,這種機頂盒在業務擴展方面先天就是殘疾,毫不客氣的說,這些機頂盒的全部作用就是僅能實現電視節目的觀看。想要變成幫助家庭實現的多媒體終端根本就是癡人說夢。
機頂盒的發展需要什么?需要操作平臺,遠至電腦,近至智能手機,都已經認同了一個道理:軟件決定硬件。喬布斯說:“iPhone可以運行MacOSX(就是后來的iOS系統)來管理文件、運行應用程序和網絡”,因為“軟件造就硬件!睓C頂盒最大的作用是承載起家庭多媒體終端的重任,使用戶真正享受到科技帶來的滿足。
能承載起家庭多媒體終端的,是一個智能機頂盒,這個機頂盒需要有一個高性能的硬件,有高性能的操作系統,并且是開源的,在應用程序引領未來的時代,一個開源的系統可以吸引繁衍一個繁榮的應用程序王國,最終能夠像PC機、智能手機可以有幾十萬種應用程序的智能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