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立現在上班再也不用擔心家里的寵物狗了,因為她4月份在西安舉行的國際安防博覽會上,訂購了一套數碼監控系統。
日益增長的安全需求,漸趨完善的物聯網、3G技術大力推動了作為安防行業核心的視頻監控深入人們生活的各個領域。同時,在通脹壓力增大的經濟環境下,抗通脹的安防行業充分承載了投資者的信心,業內個股五月份以來紛紛大漲。
但是,普遍樂觀的預期掩蓋不了長期以來的行業頑疾,海康威視(002415)、大華股份(002236)、大立科技(002214)三家都位于杭州從事視頻監控產品生產的安防龍頭企業,在極具吸引力的同時也逐漸面臨自身發展安全的壓力測試。
未來3年年均增速20%
國際視頻監控行業通過早期混合兼并,形成上下游縝密產業鏈。加大標準化建設技術研發的同時,也加速進入中國市場。
“全球視頻監控產品市場規模近年都保持了10%的年均復合增長,今年將達到300億美元左右,而亞洲地區更保持15%的增長率。其中,美國視頻監控產品2010年將達到90億美元的市場規模,占全球30%的份額。”安信證券分析師侯利預測。
而國內的安防產業上世紀80年代開始起步,比西方國家晚大約20年,但近年由于北京奧運、上海世博的強勢推動,伴隨未來幾年高鐵、智能交通等基礎建設進入高峰,視頻監控行業大有井噴之勢。
東方證券電子行業首席分析師陳剛認為:“國內視頻監控市場今年有望達到28%的增速,未來三年則將保持年均20%的增速”,他也進一步指出,相關產業鏈將面臨大規模應用和應用層次升級的雙重刺激,使產業鏈加速走向成熟。
然而,行業前景仍面臨考驗:一是國內廠商技術實力相對落后,二是行業標準缺位導致市場競爭無序。
技術短板
就短期來看,國內市場相對分散,國際廠商難于充分滿足本土需求,加上政府支持和性價比優勢,國內的視頻監控類公司還是極具增長性。但長期來看,視頻監控上市公司缺乏核心技術優勢將成其短板。
最早提出“大安防”戰略的國內第二大DVR(數字硬盤錄像機)制造商大華股份,5月份以來股價漲幅已達70%。侯利認為:“大華股份DVR新品熱銷帶動毛利提升,前端產品逐步豐富,向綜合性安防公司轉變等因素都將帶來整體業績長期增長。”
在安防產品制造商與用戶之間,安防系統集成商正在成為兩者中的左右逢源的角色,其逐步走上產業前臺符合產業的發展規律與市場的需要。這真的就符合國內目前安防行業的現狀了么?
不過,面對國際化安防公司以及正在強勢入局的電信IT巨頭在系統集成領域的勃勃雄心,中國安防技術有限公司(CSST)董事會主席涂國身表示:“國內志在'大安防’概念的視頻監控企業既無核心技術,又缺乏充足的資本和并購的能力,弱市中的前景不能不讓人擔憂。”
在芯片制造方面,作為10多年專注于提供芯片的國內領先半導體的華為海思,每年在產品研發方面的資金投入超過兩千萬美元,有專業設計人員300多名,但在監控攝像機芯片研發方面仍缺乏國際競爭力。
同樣生產DVR的大立科技預計今年每股收益0.6元。我國民用紅外熱像儀市場進入成長期,已具備高增長潛力,而軍用領域正處于快速成長期,即將展開爆發式增長。但仍然存在技術缺乏核心優勢,業務過于單一,研發后勁不足等劣勢。
標準缺位
事實上,國際安防產業鏈核心已由上游芯片及攝像技術廠商轉移到中下游安防系統集成商。而國內產業核心環節仍停留在缺乏核心技術的DVR上。產業結構錯位也為未來借勢上揚后的回落埋下隱患。
只是,國內長期以來的標準缺位更是制約了視頻監控行業的良性發展。中科院自動化研究所陳龍教授在接受《投資者報》采訪時指出:“網絡視頻監控一般包括前端、傳輸和后臺存儲管理等三部分,各個部分的產品和應用應該有統一的標準和規范。但由于歷史原因,目前還沒有。”
索尼中國市場科產品經理文軍也表示,“現在基本是各廠家自己做,復雜監控業做到全兼容并非易事,標準沖突在所難免”。
另外,傳統的模擬視頻監控和基于IP的數字網絡視頻監控混搭并存,由于我國實際還處在視頻監控初期,應用層面既無經驗又無章法,地方單位和廠商以技術熱、設備熱倉促建置,缺乏長期規劃。
深圳市佳信電子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強估算,國內使用網絡視頻監控設備及軟件項目不到監控類項目的10%,傳統視頻監控仍是主流。有專家擔心,應用滯后的網絡視頻監控會成大浪費浪潮的開始。
從目前來看,以視頻監控為代表的安防行業憑借其技術及政策優勢獲得巨大的想象空間。但在想象力的背后,相關上市公司面臨的挑戰并不輕松。它們需要行業統一的技術標準,自身先進的技術研發能力,國內外市場的推動以及出色的行業整合手腕才能引領產業跟上國際頂尖的節奏,視頻監控也才能監控自己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