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剛剛結束的美國國際消費電子展(CES) 上,各種最新以及改進升級的3D技術成為亮點之一。改進3D畫質、提高觀看感受,特別是健康不閃爍的技術趨勢成為眾多電視廠商競相追逐、改進的主攻方向。其中,由LG Display最新發布的不閃式3D硬屏技術在CES展上表現搶眼,憑借突出的健康性能被選為2011年度最佳產品,并獲得了歐洲最權威的認證機構TUV Rhineland頒發的全球首個畫面無閃爍3D電視認證,NBC等美國各大媒體給予了積極報道。
在2011 CES展會現場出現了各種各樣的3D電視,主要的電視廠商都加入了 3D 技術的競爭。索尼、LG、東芝等多家彩電巨頭在術層面燃燒起了3D戰火,東芝雖然推出了裸眼3D電視,力求推動脫離眼鏡的3D技術,但依然被業界和大眾公認為裸眼3D短期內仍然“不靠譜”;而一些主推快門式3D的廠商則通過改進3D眼鏡的構造和材質,希望將3D眼鏡對人體的影響降到最低。可以從這次展會看到,無論是快門式、不閃式還是裸眼式3D都在力爭減小3D電視的閃爍并解決傷眼的問題,3D健康技術趨勢凸顯。特別是對于裸眼3D很難在3-5年內走進市場的情況下,最先出現面市的快門式3D和去年底才推出的不閃式3D,在2011年究竟前景如何,是業界和大眾普遍關注的。
被有科技產業風向標之稱的CES展評選為“2011年度最佳產品”的LG Display新世代不閃式3D,運用了與快門式3D技術截然不同的原理,利用高精度的面板貼膜技術,將3D成像的核心技術從電子眼鏡轉移到液晶面板上面。因避免了眼鏡產生的閃爍現象而使健康護眼的特點突出,同時與之配套的3D眼鏡不再需要電源和信號接收系統使成本更低、更加輕便、舒適性更高。
據了解,獲獎的不閃式3D技術優勢引起了美國各大媒體的興趣,美國三大電視臺之一NBC及FOX電視臺等媒體對這一技術進行了報道。在NBC的訪談節目“Today show”的報道中,技術記者保羅·霍夫曼給了不閃式3D很高評價:“3D雖然在去年就問世了,但是價格昂貴且沉重不便,由于其3D眼鏡對人體有害,所以大眾普及比較困難。但是,LGD推出的新技術把這些問題全部解決了。”而FOX電視臺記者表示,LGD在2011 CES期間展出的新產品——不閃式3D,與沉重不便、畫面有閃爍現象、并且需要電池充電很不方便的快門式3D相比,具有輕便便宜的偏振光眼鏡。與快門式3D不同,佩戴不閃式3D眼鏡即使頭轉向左右兩邊也能夠看到清晰的畫面,這是不閃式最大的特征。
另外,在CES展期間不閃式3D技術獲得了歐洲最權威的認證機構TUV Rhineland頒發的全球首個畫面無閃爍3D電視認證。據悉,TUV是具有130年以上歷史的全球權威認證機構,專門針對電子產品、醫療器械等類型產品,對其是否具有安全性及有害性,根據相關的標準規格進行測試實驗并頒發證書。因而,在健康3D電視、提高3D電視舒適度與安全性的發展潮流下,不閃式3D率先獲得全球首個畫面無閃爍認證,將強化這種技術和市場趨勢。有業界人士評論,不閃式3D技術獲得認證是一次開啟新世代3D影像的技術革命,不閃式3D電視劃時代地解決了閃爍現象、改善了頭暈問題,將引領全球3D電視市場。
2010年被稱作3D電視元年,幾乎所有的電視品牌都在這一年推出了自己的3D電視。然而,不成熟的3D技術使3D市場一直處在“叫好不叫座”的狀態,改進技術、提高健康性能的呼聲日高。終于在去年底,不閃式3D技術得到了多家電視廠商的追捧高調面市。這種3D技術完全放棄了傳統快門式3D利用紅外信號發射器同步控制眼鏡的左右鏡片開關的方式,而通過偏振光技術使左、右雙眼能夠同時看到相應畫面,簡化了3D眼鏡的工作過程,而將3D技術核心轉移到面板。最主要的是,不閃式3D完全避免了眼鏡的閃爍現象而降低了3D眼鏡對人眼的傷害。
與CES展的推薦和TUV的認證相同,不閃式3D在我國也獲得了相關權威機構不閃和健康方面的認證。國家廣播電視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經測試得出結果報告,不閃式3D的閃爍、刷新率等關鍵指標遠遠優于傳統的快門式3D。權威眼科機構——北京市眼科研究所通過對快門式和不閃式兩種類型3D電視的對比測試,得出了“不閃式3D相對快門式3D不易引起受試者視疲勞”的結論。由此,可見專業機構是希望給業界和大眾強化更加健康的技術取向,鼓勵和促進廠商為大眾提供更健康舒適更優質的3D產品。
根據最近的預測數據,3D電視2011年的全球市場銷售規模將達28.16億美元,中國立體視像產業聯盟的調查數據表明,73.7%的中國消費者未來3年內有購買3D產品意向。隨著技術的更新和價格的下降,種種的跡象表明,今年將會是3D電視平民化的一年。在這段快速普及的時期,于2011年初被國際權威行業展定位為“年度最佳”的不閃式3D技術,憑借不閃的特點、健康的優勢、綜合的優異性能前景看好,將隨著終端產品的面市迅速形成超越之勢,成為市場的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