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信德緣珠寶的老板陳先生有點興奮。信德緣在全國的幾十家店面,都統一安裝了網絡攝像機和客流統計器,接入感知網服務平臺。除了傳統的安防功能外,陳先生用手機上網隨時可以看到每家店面的實況,以及客流統計情況。發現問題,可以隨時糾偏,如臂使指。
企業之痛
作為一個在珠寶行業奮斗了十四年的企業家,陳先生對于當前制約企業發展的軟肋有著清醒的認識。連鎖企業的發展,首先難在招商,要吸引加盟商加盟,由于企業的認知度都是有區域性的限制,畢竟不是所有企業都能像腦白金那樣在央視上搞廣告轟炸。招商成功之后,還會面臨如何提升單店銷售業績的問題。這個過程,企業的軟實力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如品牌認知度、供應鏈、管理水平、產品品質、員工素質等等。因此,連鎖企業通常要投入很大的資源,對加盟的店面進行培訓,定期巡視,并協助本地的市場分析和市場推廣。然而,隨著店面的范圍越來越廣,這方面的成本也相應增加,與此同時總部的決策在各個店面的貫徹力度卻在弱化。這樣發展下去的結果,對于實力弱的加盟商可能會運營一段時間就選擇了退出,實力強的加盟商,則會擁兵自重,不服從統一管理,最終弱化了企業品牌形象。
面對這些問題,有些企業選擇只做直營店,不做加盟店,完全靠自有資金來循環滾動,這種模式也有很多成功案例,但在一個充分競爭的行業里,顯然這種模式的發展速度會比較慢。如何在快速發展的同時,管理和執行力度不被弱化,這是擺在所有連鎖企業面前的一道難題。所有的連鎖企業老板,都希望像管理自己的第一家店一樣去管理新開的每一家店,但分身術畢竟只是個神話。
再加上陳先生悉心經營的信德緣珠寶店主要面對中高端客戶,因此,對一線銷售人員的要求比較高,其外形、服裝、言行舉止都會對客戶的購物體驗產生直接影響,而這些行為的規范和落實,除了加強培訓、制訂評價標準、派巡視員定期巡視之外,并沒有其他更高效、更直觀的解決辦法,而且巡視員的巡視頻率太高的話,還會增加運營成本。
現在通過采用基于物聯網技術的感知網服務平臺,這些困難都迎刃而解。陳先生和他的核心管理團隊,隨時可以與一線銷售人員溝通,幫助銷售人員改進銷售技巧,規范操作流程,以及與客戶接觸的一言一行,自然而然提升了用戶體驗和用戶價值,受到顧客的肯定,比如物聯網技術在食品行業牛廚的應用,不僅對管理信息十分高效,同時可以及時反饋客戶的看法。
物聯網提升企業管理效率不是猜想
物聯網技術的應用有無限可能。設想一下,新開的每一家店,其經營過程中的每一個細節,都通過物聯網技術還原到老板及其核心管理團隊的面前,老板可以像管理自己第一家店一樣去管理這家新店,不用擔心因地域分散而導致的效率低下和執行不到位。
互聯網的發展,使得很多人選擇在家上班(SOHO)而完全不影響效率,因為互聯網很好地解決了人與人的溝通問題;同樣,物聯網的發展,將提供企業經營者在家管理企業的可能,并且不影響效率,因為物聯網很好地解決了人與物的溝通。
通過各種各樣的傳感器,包括攝像機、溫濕度傳感器、GPS、客流統計器、壓力傳感器等等,將企業經營過程的每一個細節數據,都采集傳輸出來,在平臺上匯總,進行智能分析,然后將結果提供給企業管理者,同時也提供用戶對原始數據的訪問。這構成了對現有企業信息系統的重要補充,為企業管理提供了及時的信息參考。(如圖1所示)
從連鎖企業經營的角度,以前要通過固定周期的巡視員去一家家店里巡視才能獲取的信息,現在通過物聯網技術就可以實時獲取了,不僅加快了信息流轉的速度,而且降低了信息獲取的成本,無形之中提升了企業的軟實力。
在企業成長到一定規模的過程中,“大企業病”不可避免,其表現就是人浮于事,信息不靈,反映遲鈍。這是管理學上的一個難題。其本質在于,每個人的管理寬度是有限的,而管理跨度隨著企業規模擴大就會增加。經營信息的傳導,指揮的實施,需要經過漫長的回饋線和指揮線,才能在最高層與基層之間走一個來回。而在中間的任何環節,都可能出現信息失真和指揮失靈?茖咏Y構的伴生物——官僚主義開始出現,企業的市場反應能力弱化,創業激情消退,企業意志懈怠。
在信德緣的案例中,裝在各個門店的網絡攝像機和客流統計器,構成了從基層到最高層的直接反饋渠道,使總部能夠直接了解到一線員工的作業狀態,對于糾正信息層層傳達帶來的偏差,保障執行力度,都會產生最直接的效果。
當然,在企業管理中,技術手段永遠是起輔助作用的,要激發員工的工作激情,企業文化和激勵機制才是最核心的要素。郭士納花了數年時間,讓四十萬IBM員工懂得關注客戶,大象也跳出了靈活的舞步,這是任何技術手段都無能為力,只有偉大的企業家憑借其富有遠見的商業智慧才能做到。然而,物聯網技術就像一架望遠鏡,能夠幫助企業家減少盲區,站在指揮部就看到前線的戰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