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前所未有的強烈地震正在全球面板業蔓延。
昨日,索尼中國有關負責人對《第一財經日報》確認,索尼公司于12月26日與三星電子簽訂協議,三星電子將以1.08萬億韓元(約54億元人民幣)收購索尼持有的液晶面板合資公司S-LCD50%股份,交易將于2012年1月底完成。
這意味著,索尼徹底退出了液晶面板的經營。索尼方面表示,未來索尼可以根據市場價格變動靈活、穩定地從三星公司獲得液晶面板供應,而無需承擔運營商生產工廠的責任和成本。
“除了歐美經濟不景氣的市場原因外,中國本土電視品牌和面板產業全面崛起也是此次產業地震的主要原因。”群智咨詢研究總監李亞琴昨日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中國電視品牌今年在全球液晶電視市場占有率已達19.5%,預計明年市場份額將繼續上升至24%;今年中國電視代工(不包括冠捷和群創)的全球份額為8%,預計明年將上升至11%,若包括冠捷和群創的液晶電視代工量,中國液晶電視明年代工總量占全球市場份額將接近25%。
自主品牌加上代工,預計中國廠家液晶電視明年產量占全球市場份額接近50%。同時,大陸面板明年產量占全球面板比重將猛然上升至11%。“在全球市場低迷的現狀下,中國臺灣和日韓的面板廠家自然要針對中國大陸廠家的崛起,做出相應調整。”李亞琴說。
持續地震
成立于2004年4月的S-LCD公司,出生在全球面板產能有限的大背景下,三星電子和索尼為穩定電視面板的供應來源,而合資成立液晶面板工廠,合作范圍也逐步從最初的7代面板生產線,擴大至8代面板生產線。
然而,天有不測風云。由于日元持續升值,索尼電視自2004年一直處于虧損狀況,預計2011年財報索尼電視業務還將虧損1750億日元(約22億美元),這也是索尼電視連續第8年虧損。相反,三星電視卻憑借著上游面板的優勢,一舉成為全球電視行業的老大。
為此,索尼在過去幾年里已相繼賣掉其在西班牙、斯洛伐克和墨西哥的電視工廠,并將超過50%的電視生產外包給富士康等公司,但仍然無法扭轉電視業務的困局,索尼電視市場排名也從第一位下滑至第三位。與此同時,全球面板市場從去年第四季度開始步入產能過剩的寒冬,至今也沒有走出市場低谷期。
“S-LCD在此次產能過剩的寒冬中,自然不能獨善其身。”李亞琴指出,索尼退出面板經營,除了可回收部分投資資金,減輕目前經營虧損壓力外,索尼還可以自身產品定位來分散面板來源,擴大合作范圍,增強市場反應的靈活性。
一位業內資深人士透露,在過去合作的幾年中,當索尼因為市場需求下滑而無法履行與S-LCD的面板采購協議時,索尼還需支付違約罰金。索尼方面也表示,上述交易將大幅降低明年液晶面板采購成本,初步估計2012年面板采購成本同比減少550億日元。
“全球液晶面板市場劇烈變化和面板巨頭的動向,其實都是因為大陸高世代面板項目所影響。”復旦大學先進材料實驗室平板顯示工程研究中心主任谷至華指出,若華星光電和京東方(000725.SZ)的高世代面板線在明年如期達到滿產,因關稅的原因,京東方和華星光電肯定能獲得大陸彩電廠家的面板訂單,將使全球液晶面板市場競爭變得更加慘烈。
正基于此,12月初,奇美電子董事長廖錦祥以“個人健康”為由閃電請辭,經營權由臺灣鴻海全面接手。12月19日,LGD電視事業部長韓相匯升任公司CEO一職。12月23日,友達光電將任命彭雙浪為新任總經理。
“上述人事變化,均表明面板巨頭更加關注大陸彩電廠家市場份額的重要性。”深圳一家彩電廠家高層說。
“一元股”背后
盡管京東方和華星光電的8代面板線給國際巨頭造成很大壓力,但在產能過剩大背景下,其現狀也十分尷尬。
LGD、三星、友達高世代線將在2014至2015年設備折舊結束,屆時,LGD、三星等國際巨頭將增加15%的利潤空間,可靈活地調整價格。而華星光電和京東方最快完成設備折舊要在2017年。谷至華也指出,目前是華星光電、京東方最困難的時期。
今年第三季度,京東方報虧9.28億元,預計全年虧損將超過30億元。同樣因為面板市場的低迷,TCL集團(000100.SZ)和京東方在本月雙雙成為國內A股市場的“一元股”。
“按照TCL集團目前的業績,股票進入"一元股"是不正常的,華星光電負面因素也被市場放大。”TCL集團董事長兼總裁李東生對本報表示,華星光電項目今明兩年也會出現一些虧損,但虧損面還是在預期之內,對業績的影響不會很大。而且平板電視在新興市場的加速普及和新增市場的需求,將使面板市場在明年下半年恢復供需平衡。
李東生透露,華星光電目前最主要的任務就是提升良品率,而不是產量。此外,華星光電已開始將面板樣本送其他客戶檢測,未來華星光電50%產能將由TCL自己消化,另外50%外銷給其他公司。
而京東方最大利好莫過于旗下能源子公司在鄂爾多斯煤炭礦的開采權的轉讓。12月23日,京東方已收到20億元股權轉讓款,剩余16億元將于2012年9月30日前收取。
“面板市場正在好轉,面板價格已連續三個月止跌。”李亞琴表示,目前臺系面板巨頭產能開工率在75%左右,而日韓面板巨頭產能開工率在85%左右。如繼續調低開工率,到明年下半年全球面板供應才有可能趨于平衡。
李亞琴指出,面板市場格局正在發生微妙變化,三星收購S-LCD后也存在如何消化產能的問題,而索尼擴大合作范圍將可能為其他面板廠家帶來訂單和合作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