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彩電市場增長并不盡如人意,國內一二級市場趨于飽和,三四級市場增長也非常有限,國外市場受到歐債危機等影響,銷售停滯不前。不過,這一年的彩電新技術卻是暗流涌動,3D電視、智能電視、云電視等相繼出現,讓彩電行業有了新的市場增長點,同時也將對彩電行業產生深遠的影響。
新技術嶄露頭角
2011年,彩電新技術就已經是市場的主要賣點。目前市場上國內外彩電企業均將3D電視作為高端主打產品。
2010年,3D電視剛推出時,型號只有十幾款,產品也普遍集中在大尺寸電視上,合資品牌獨占市場,價格居高不下,3D電視處于“有價無市”的境地。而自2010年下半年開始,3D電視的市場格局開始變動,國產電視廠商先后進入3D領域,3D電視的屏幕尺寸也日趨豐富。
“目前康佳的中高端產品3D技術都是標配的。在產品布局上,康佳已經形成了全線的3D產品,可供不同需求的消費者選擇。”康佳集團多媒體營銷事業部市場部副總經理廖黎明告訴記者。據不完全統計,到目前為止,已有超過200款型號的3D產品推出,幾乎涵蓋了所有尺寸段。
捷孚凱(GfK中國)全國零售推算數據顯示,2011年第三季度,3D液晶電視零售銷量為107萬臺,環比增長121%;銷售額為79億元,環比增長81%;市場占有率從第一季度的2%快速上升到12%。根據奧維咨詢月度監測數據,8月3D電視銷量達到23.7萬臺,滲透率從1月的2.31%上升到了17.69%。
在3D電視領域,目前主要是兩大陣營,快門式和不閃式(偏光式),這兩種技術的對弈一直都存在,索尼、松下、三星、長虹等知名品牌在2011年初春就3D技術上達成共識,一起結成3D電視產業聯盟,共同推動快門3D技術的發展。另一方面,以LG為主導的不閃式偏光3D電視也得到了業界的認可,康佳、創維、海信、海爾等國產彩電企業也紛紛加大不閃式3D電視推廣力度。快門和偏光兩種不同的技術的競爭,讓3D技術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和創新。
除了3D電視,2011年,彩電行業的兩大關鍵詞分別是智能電視和云電視。2011年,本土彩電企業投入了大量精力在智能電視領域。5月,海信、TCL、長虹三家企業的高層還在深圳成立智能多媒體終端技術聯盟。根據奧維咨詢月度監測數據,8月智能電視銷量13.9萬臺,環比增長11.1%,滲透率10.4%。
自從2011年蘋果推出“云”概念,“云”一夜間就成為消費電子產業熱度最高的詞匯之一。為了把握“云”商機,彩電企業也搶在蘋果云電視面世之前,相繼推出云電視等產品,這些產品給消費者描繪了一個令人心動的未來顯示世界,一云多屏的概念,讓消費者以最輕松的方式實現多屏應用。
產業革新在即
“2012年,我們大部分電視機都將標配3D、智能等技術。”這是記者采訪部分彩電企業得到的信息。隨著彩電技術不斷變化發展,特別是為用戶提供的軟件應用、云服務的增加,彩電市場將在2012年有更多看點。
多年來,彩電行業的競爭主要集中于顯示技術領域,從最初的平板替代CRT,到液晶與等離子之爭、“軟硬屏”之爭,再到主動式3D和偏光式3D之爭,顯示面板技術的發展引領著彩電行業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