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平面顯示器協會10月份在臺灣臺中科學園區舉辦一場“平面顯示器設備研討會”,臺灣雷晟科技受邀于研討會中發表研發新設備:激光干式蝕刻系統和各式薄膜激光切割解決方案。
激光雕刻切割機行銷全球四十國有余
深耕激光產業逾25年的雷晟科技公司,是臺灣最早從事激光應用開發之公司,激光雕刻切割機行銷全球四十國有余。總經理唐沛澤表示,激光產業已由導入期進入成長期,雷晟為實現成為臺灣電子業的最佳激光伙伴的經營愿景,近幾年來特別選擇以平面顯示器(FPD)產業相關產品生產過程所需要的激光設備為目標市場,而以激光系統整合廠商為定位,專注于客戶應用導向,整合激光源、控制系統、軟件、光學機構、影像處理及自動化等各項技術,提供高品質、高產能且高附加價值的解決方案。
以科技服務業自許的雷晟科技
激光技術應用在平面顯示器產業已成為趨勢,舉凡各式光學薄膜之激光切割,如偏光片、3D光學膜、電子紙、軟性顯示器中的PI切割,乃至于觸摸屏中的Cover Lens和OCA膠的切割,雷晟都有出貨實績,且依客戶的生產需求,提供各式的卷對卷(Roll-to-Roll)和片對片(Sheet-to-Chip)激光切割系統的各式解決方案。
臺灣擁有優異的FPD生產及應用能力,發展出完整的產業鏈,惟關鍵制程設備開發仍需加強,產業內所需的生產設備幾乎掌握在日美少數廠手中,致使FPD廠商投資成本過高,間接影響FPD產品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提升FPD產業的關鍵制程設備自制率,為雷晟的努力目標,依客戶實際的生產制程,提供可客制化的激光設備,創造讓客戶持續滿意購買經驗,亦是以科技服務業自許的雷晟科技的努力目標。
唐沛澤認為,臺灣TFT LCD產能和韓國并駕齊驅,輕巧且快速加工的激光技術需求浮現,雷晟為FPD相關產業設計開發的CCD自動定位激光加工中心(SLC)和觸摸屏ITO/銀電路的激光蝕刻系統(HLM),市場相當看好。
激光干式蝕刻系統是最佳解決方案
HLM激光干式蝕刻系統是提供干式制程(Dry Etching)的最佳解決方案。其工作面積大,精密度高,加工速度快、生產方式又很彈性。加上可變動蝕刻線寬可由30μm到400μm,可依精度需求挑選掃描范圍(80mm×80mm、60mm×60mm、40mm×40mm),也可因不同的材質和線寬需求,搭配不同的激光源(DPSS-YVO4、Green Light、UV、Fiber Laser)該設備適用于:玻璃ITO/銀電路蝕刻、薄膜ITO/銀電路蝕刻、納米碳管和銀電路蝕刻、鉬、鎳等涂布材質之蝕刻、薄形玻璃之蝕刻、薄形玻璃切割(3D掃描)等。
唐沛澤認為觸摸屏技術日新月異,投資黃光顯影制程金額過于龐大,成本效益風險較高,激光干式蝕刻相較之下,提供客戶另一種低投資成本、高機動性的設備選擇,且在環保意識高漲的今天,激光更有低污染的優勢。再者,銀電路激光蝕刻,可將線寬縮小至30μm或更小,大大的突破網印銀電路線寬過大的限制,是觸摸屏將來如何在局限的尺寸內做出最大可視區的生產利器。
CCD定位高精度激光切割機適合各式薄膜切割
雷晟科技另一款SLC- CCD定位高精度激光切割機,提供FPD產業相關膜材切割最佳的解決方案。SLC series 可搭配特殊光學設計和激光控制,確保薄膜切割品質,并可做高精度圓弧切割;另該系統可選配CCD精密定位,輔以滾珠導螺桿運動系統,使切割精度可達到:±0.05mm,為節省日益高漲的人工成本,本系列產品可因應客戶的生產流程,設計搭配自動化上下料機構,適合于:ITO膜、COVER LENS、電子紙、OCA膠、PI膜、偏光片、立體光學膜、各種PET薄膜的切割。除了一般的標準型外,雷晟也針對不同客戶,設計專用的特殊切割設備,其中包括Sheet to Chip自動化切割、卷對卷的光學膜激光分條機,還有規避壞點AOI排版切割的特殊功能、可依不同需要設計特殊切割治具,及控制深度的半斷切割之特殊設計。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隨著LCD產業的迅速擴充發展,兩岸已成為LCD的生產重要基地。由于目前臺灣的客戶已逐漸將生產中心外移沿海地區及內地,雷晟科技目前也根據客戶的需要,將服務據點擴充到相對應的區域,現在已有上海辦公室及廣州維修據點的設置,將來也會配合客戶的需要,將觸角延伸到客戶所在的地區,以就近提供最即時的服務。
《平顯時代》2011年11月,第86期,歡迎廣大客戶踴躍訂閱、投稿、投放廣告,謝謝您對本期雜志的厚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