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全球家電業者來說,美國一直是最重要的市場之一,但日本廠商的大尺寸平面電視在美國定價狂跌,幾乎無利可圖,一旦大陸量產且便宜的液晶電視以及美國限制電視產品上架后,日本廠商很可能遭到淘汰。
美國預定在11月25日開始圣誕節年末商戰,包含全球最大家電零售商Best Buy在內,年末商戰有望讓販售業者熱賣平面電視,數量約是全年需求量的3成。
但在這波年末商戰中,日本家電廠推出的大尺寸平面電視售價異常低落,根據日本網絡媒體《鉆石》報導,日本面板大廠夏普(Sharp)的60寸產品僅售價799美元,可是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 的55寸產品卻售價999美元。
日本的50寸以上平面電視產品向來標榜附加價值高、功能性強等優點,在日本國內也往往叫價20萬~30萬日圓(約2,595~3,892美元),可是在北美市場的售價卻一落千丈。但即使如此,日本家電廠也不能放棄北美市場。
資料顯示,由于歐洲市場需求不振,日本又因為家電環保點數結束,家電產品無人問津,導致目前大尺寸電視產品僅剩北美市場有利可圖。2011年上半,全球消費性電子大廠Sony的平面電視產品在北美市場的銷量占總銷售比重的20.4%,日本電子大廠Panasonic則是23.4%,夏普約17%。3間廠商在北美市場的營收,總計可能高達6,000億日圓。
不過《鉆石》指出,日本的電視產品很可能在近期被迫退出北美市場!躲@石》列舉2個主因,首先是大陸政府推動建設液晶電視工廠,2012年很可能產出2,000萬臺,造成生產過剩的局面,然后便宜銷到美國。日本市調機構Techno Systems Research指出,大陸已有不少新工廠開始量產電視,2012年產量將大幅提升。待大陸輸出產品至北美市場后,日本廠商的電視產品很可能遭到淘汰。
另一原因是,由于平面電視的營收每況愈下,美國大型家電連鎖業者或許會祭出對策,限制可上架的產品類型。而業界人士指出,三星的電視產品在美國擁有近3成的市占率,可說是熱賣產品。反而是日本產品銷量不佳,很可能第1個出局。
日本廠商主打的3D效果和連網功能,在美國似乎嘗不到甜頭,年末商戰原是搶食市場大餅的佳機,但目前日本產品得不到消費者和業者青睞,最后恐一無所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