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點一:整體環境
2011年,我國經濟運行態勢良好,戶外廣告市場呈現穩步增長勢頭。
2011年我國經濟保持了平穩較快增長,在良好的大氣候下,戶外廣告市場也呈現了較快增長。今年前10月戶外廣告投放總額達到395億元,已超過去年全年投放額的13%。排除收集范圍和刊例價格變動,前11月戶外廣告投放凈值已高于去年全年。預計今年全年戶外廣告投放額有望達到430億元,同比增長20%左右。
看點二:大事件中的戶外廣告
精彩紛呈的大運會、激情四溢的世界杯、鼓舞人心的廣州亞運會,這些盛事讓2011年變得非比尋常。每一個盛事都成為國際國內品牌角逐的競技場,贊助商與非贊助商的博弈甚囂塵上,讓戶外廣告也變得越來越精彩。
看點三:LED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傳統戶外媒體公司涉足LED
2011年1-10月LED市場投放總額已達65.5億元,同比增長104%!如此快速規模的發展也讓LED市場競爭顯得更加激烈。
LED媒體的老牌經營者郁金香和香榭麗,與新秀鳳凰傳媒繼續PK,而后者憑借著快速擴張的理念和魄力,加之雄厚資本的支持,屏幕數量已達到45塊,投放額相比去年同期翻倍增長,可以說在2011年的市場博弈中取得了階段性勝利。
在市場圈地基本完成后,LED媒體評估、媒體投放效果成為不能回避的問題。2011年LED市場另一個特點是媒體公司更加重視自身媒體效果調研,為每塊屏做單點位媒體價值研究,為大客戶提供廣告發布后效果調研。第三方公司也和媒體公司一起努力,建立區別于傳統戶外媒體研究模式和電視媒體研究模式,為LED媒體量身定做一套效果調研體系。
2011年,電信傳媒也在戶外行業越來越多的發出自己的聲音,他們號稱是全國分布城市數量最廣,資源最多的LED聯播網。一些傳統戶外媒體的經營者,不論是專注于公交巴士領域的企業,亦或是主營單一大牌的企業,紛紛開始加入到LED陣營中,或是用高科技對LED進行改造,讓LED變得更節能、更環保、使用壽命延長,運營成本降低。在不久的將來,可以預見,隨著參與公司的不斷增加,LED市場會變得越發熱鬧起來。
看點四:傳統戶外媒體公司加快布局調整
分眾斥資6100萬美元買入華視1533萬股普通股,無疑成為2011年戶外行業新年又一重磅新聞。分眾傳媒董事長江南春表示,“華視的公共交通系統移動電視網絡與分眾的樓宇、住宅、大賣場和超市電視網絡及影院網絡具有很強的優勢互補性,我們認為這將創造機會為我們的廣告客戶提供全方位的傳播方案和更大的傳播價值。”
一線城市龍頭企業的布局在09年金融危機之前基本已經完成。有業內人士表示,金融危機讓一部分競爭性差的戶外企業遭到淘汰,而有競爭優勢的企業則繼續努力生存。金融危機后,戶外行業又迎來了資本重置、調整市場布局的最好時代。
2010年,處在戶外第二梯隊的戶外媒體公司,尤其是二三線城市的龍頭企業都在加快布局,向更多領域拓展業務。比如大賀傳媒近來頻頻主推物聯網業務,這是一種類似于維絡城的廣告機,但比維絡城延展了很多新的功能;如重慶的大牌被拆得七七八八后,重慶傳統媒體企業開始聯合開展21城的業務,在迅速聯合或并購二三線城市公司,開展電梯框架媒體業務。
2011年,地鐵媒體格局也出現大震動。深圳地鐵招標結束,深圳報業競標成功,2011年開始代替天駿傳媒經營深圳地鐵。新秀百駿地鐵拿下業內本來不太看好的成都地鐵,用火爆的銷售業績證明了占領成都地鐵的正確性。北京地鐵4號線租金成本逐年提高,也帶來2011年地鐵經營的重新競標。剛剛開通的北京地鐵大興線也在進行激烈的競標。
2011年,戶外是被大事件渲染圍繞的一年;無論是穩守優勢山頭,還是涉足新的領域,2011年可以說是戶外的小豐收年,戶外投放總額又達到了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