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石家莊機械化步兵學院緊緊圍繞部隊需求深化教學改革,使課堂與戰場“接軌”,考核與戰場“接軌”,評估與戰場“接軌”,有效提高育人質量。
課堂與戰場“接軌”,使理論與實踐不再脫節
去年,兩次參加軍事技能比武的優秀學員張寶,作為大隊“頭號種子”參加學院“精武強能標兵”評比,沒想到卻在實兵戰術考核中敗走麥城。
學院黨委“一班人”分析原因:課堂理論與訓練實踐脫節,導致了學用“兩張皮”。由此,一場教學大改革應時而生:教學內容上,著眼提高學員的組織指揮、分析判斷、統籌謀劃等能力,開設“戰斗理論及作戰流程”等專題講座;教學方法上,根據不同類型、不同層次、不同專業,分別確定教學目標和教學主線,梳理總結復雜電磁環境下的攻防作戰訓練等近百個重點、難點教學問題;教學課題上,重點突出使命課題、信息對抗教學的研究和探索,加大連續作戰、干擾與反干擾等十余項課題的教學力度。他們還讓各大隊之間建立互動式教學機制,實行共同課目網上聯教,專業課目分批聯教,縮短了教學周期,教學效果明顯,學員綜合素質得到迅速提升。
在不久前的調查中發現,該院95%以上的畢業學員能很快適應任職崗位,受到部隊歡迎。
考核與戰場“接軌” ,讓教員找到自身短板
考核地域不固定,考核內容不預告,幾十個課目不設任何預案……該院以實戰為背景,采取不同專業同臺競技,全員拉到陌生地域的方式,在復雜險惡環境下對學員進行實戰化考核,而教員則在一旁全程觀摩。
幾次下來,學員在考核中暴露出的不足,“倒逼”教員反思自身存在的短板。學院領導感言:考學員也是考教員,教出的學員不過硬,教員臉上也掛不住。學院制定下發了《進一步加強學院教學訓練實施意見》,明確規定:考學員先考教員,教員過關后再教學員。著眼學科專業多、技術含量高的教學實際,學院從抓好崗位交流入手,大力推行教員崗位輪換,使80%以上的教員掌握了兩種以上專業。同時,建立教員個人情況數據庫,將教員平時的考核成績、教學實績作為立功受獎、評定職稱、送學深造的重要依據。
教員素質的提升,帶來了學員能力的“水漲船高”。訓練部一份成績單顯示:今年學員的平均成績比去年提高了15個百分點。
評估與戰場“接軌”,推進一體化協同訓練
學科結業考核中,戰術評估組對學員完成“捕捉運動目標”課目的能力進行評估,為體現實戰要求,特意設置了復雜電磁環境。面對突如其來的目標信號中斷,通信網絡癱瘓,日常訓練中游刃有余的學員頓時亂了陣腳……
一石擊起千重浪。一場關于“面對信息化戰爭,教學模式如何轉變”的大討論在全院迅速展開,大家一致感到:搞好復雜電磁環境、聯合作戰等新內容的教學實踐是形勢所趨、任務所迫。
為此,學院按照《軍事訓練暨考核大綱》要求,瞄準實戰從難從嚴設置各種復雜電磁環境和聲、電、光等戰場環境,將過去的單兵、單車、單炮等單項訓練,拓展為多兵種、多要素、全方位的協同演練;從單個人員、單件裝備、單一建制考核,推進到多專業協同能力集成評估。同時,通過嫁接、嵌入、融合等技術革新手段,抓緊技術儲備,加大與兵種部隊的協同力度,提高教學“軟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