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漸普及的主動式快門3D技術
3D技術雖然在很久以前就被拿來炒作,但是真正被消費者關注和熟知則是2010年年初,伴隨著3D影片的熱映,消費者對于3D電視的了解也逐漸加深。
就3D技術本身而言,主要可以分為裸眼3D技術、主動式快門3D技術以及被動式偏振3D技術三種,而由于裸眼3D電視價格過于昂貴,因此多被用于商業領域。今天我們就來比較一下主動式快門3D技術和被動式偏振3D技術兩者間有什么區別。
3D成像原理示意圖
主動式快門3D技術的成像原理可以這樣理解,當屏幕給左眼顯示畫面時,3D眼鏡會同步遮住右眼的畫面,然后當屏幕切換給右眼畫面時,3D眼鏡再次遮住左眼的畫面,大腦通過對左右眼接收畫面的合成,最終形成3D影像。
目前的平板電視中,絕大多數3D電視都是采用的主動式快門3D技術,除了技術門檻和生產成本不高外,主動式快門3D技術還有一個亮點就是可以保證輸出全高清1080P的3D畫面,這對于追求高畫質的用戶來說絕對是個不錯的選擇。但是主動式快門3D技術并非完美,由于受外觀環境干擾較大,因此常會出現無法鎖定3D信號的情況,這多少也影響了用戶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