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電視在本屆CES上大出風頭
雖然國際上還沒有一個準確的定義,但剛剛在美國拉斯維加斯落下帷幕的國際消費電子展(CES)上,作為各大品牌的主力展品,智能電視出盡了風頭。與此同時,整個彩電業至少達成了一點共識,那就是電視將不再是被看的機器,它將更多地承擔起智能化平臺的作用。
扎堆作秀CES
作為全球消費電子風向標的CES,一直像一個被賦予了魔法的水晶球,能夠精確地展現接下來一年全球業界的發展動向。1月6日至9日,CES再度在美國拉斯維加斯準時上演,本屆展會上,電視機儼然已經演化為智能化平臺。
三星在展會上首次展出智能電視,涵蓋LED和等離子電視兩大品類的智能電視共9個品類近30款,屏幕大小從19英寸到65英寸不等。三星方面指出,上述產品不僅可以提供更優質的2D、3D高清畫面和流媒體內容,還配備了其最新開發的智能中心,可連接、顯示、播放所有連接設備內容,并展示在同一界面內。通過全項搜索功能,用戶可以更方便地在電視、電腦、移動設備、網絡和視頻點播服務中搜尋想看的內容;個性視頻可以根據用戶的觀看記錄推薦內容;網絡瀏覽器可以通過電視輕松瀏覽網絡。此外,三星還同時展出了新一代智能觸摸遙控器等智能電視配件。
LG展出的智能電視則采用了先進的電視制造技術,可與互聯網連接,簡單易用。其家庭控制板與魔力運動遙控技術凸顯了“指、點、控、智能出眾”的特點,能夠幫助用戶以簡單而直觀的方式使用智能電視并訪問其豐富內容。
夏普、索尼等日系品牌也均展出了智能電視產品。
當然,在這一消費電子業重要秀場,也同樣活躍著中國本土品牌的身影。CES開幕當天,TCL就亮出了采用Android平臺的智能電視,其體感智能電視和聲控智能電視也同臺亮相。在展會上揭曉的全球消費電子50強名單中,TCL排名第25位,在全球電視品牌中位列第六。TCL的展品中,最引人矚目的當屬其3D智能電視新品,通過這款基于手勢識別技術、語音識別技術的智能家居電視,在客廳里就可以聲控窗簾、燈光、空調等家用電器,監控周邊環境,還可以語音點歌、讀報。TCL智能電視最大的特點是系統平臺對外的統一開放性,它可以把成千上萬的第三方軟件提供給用戶選擇,根據需要個性化安裝,還可連接互聯網享受整個網絡世界的資源。
海信也在展會上首發智能感應觸控電視,該產品可實現一定距離內的遙感控制,坐在沙發上,不僅能通過手掌的上下左右移動、點擊等實現對電視的自由隔空操作,還能對著屏幕隔空打拳擊,帶來了智能互感虛擬觸摸的全新體驗。
接口技術短兵相接
“我們正在進入一個綜合性娛樂的時代。”三星視覺顯示業務部總裁Boo-KeunYoon說:“人們正在尋找更強大、更聰明的設備,這就是為什么電視將再次成為主導技術和核心部分。”
LG電子總裁兼首席技術官Skot-tAhn也在CES主題演講中表示:“僅僅提供靜態服務已不能滿足消費者的要求,今天的消費者需要獲得并享受持續更新的內容和應用。”
市場調研機構DisplaySearch預計,到2014年,北美市場互聯網智能電視滲透率將達69%,西歐市場達85%,日本則將達到100%,全球主要國家和地區的互聯網智能電視將達1.15億臺。顯然,智能電視已成為彩電業未來發展的一個方向。
就在CES開幕前,1月4日,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宣布將采用數字高清互動視音接口(DiiVA)作為各種智能終端的必備接口,同時該協會旗下的中國智能電視工作組已選定其作為智能電視的關鍵技術,從2011年起由會員企業廣泛采用。
據了解,隨著電視向數字化演進,接口技術也在向數字化方向邁進,新一代數字接口技術紛至沓來,比較突出的是高清晰數字多媒體接口(HD-MI)和我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Dii-VA。同時,基于無線技術的WHDI接口也應運而生。其中,DiiVA是目前中國化進程最快的接口標準。“DiiVA技術標志著我國彩電工業在聯合創新和國際標準制定方面邁出了關鍵步伐。該技術創造了一個以數字電視為中心、融合高清雙向傳輸、具有網絡傳輸功能的交互應用平臺,是國內骨干彩電企業精誠團結、自主聯合創新結出的碩果。”DiiVA產業化促進中心主任陳曉東告訴記者,DiiVA獲選的原因在于,它可提供完整的家庭娛樂網絡解決方案,實現了通過單一接口和普通網線融合家庭數字電視、DVD、電腦、機頂盒、U盤、攝像機等所有視音頻設備的連接和雙向數據通信,可以徹底改變目前家庭電子娛樂裝置及數字家電不斷增多造成的連接繁雜、操作困難等狀況。只要一臺設備上網,就能實現家庭設備與互聯網的連接,這將為數字家庭和消費電子產業的升級應用創造新機。“DiiVA有我們全力的支持,”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秘書長白為民表示:“這是一個小的接口標準,卻是中國骨干彩電企業由競爭走向聯合的重要一步。”
據了解,DiiVA聯盟創始成員包括長虹、海爾、海信、康佳、熊貓、三星、創維、索尼、上廣電、TCL等。
本土企業急需行標與技術儲備
這一次,中國企業與跨國巨頭們一起站在了產業前端。但歐美、日韓的企業在智能電視等家電智能化研究上已經成形,不僅建立了相對統一的行業標準和規范,也形成了一套基礎性的智能控制技術和硬件平臺。而我國智能電視還面臨沒有標準的尷尬。康佳全球多媒體研發中心產業技術研究所所長榮瑋指出:“我們推廣智能電視最主要的制約因素已經不是技術、產品或價格,而是智能電視已經在終端熱賣,但是行業標準還相對滯后。因此,我們亟待智能電視行標的出臺,這對智能電視的快速普及并走向國際市場都有重大意義。”
調查顯示,和較高的認知度相比,在未來一年內,只有17%的消費者有購買智能電視的想法。這說明消費者對智能電視費還處于觀望狀態。業內專家指出,智能電視有良好的市場基礎,本土企業在真正的智能電視發展啟動之前進行積極的技術儲備是當務之急,相關部門應及早出臺智能電視的定義和相關標準,避免一些不良商家炒作概念坑害消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