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存儲已經成為未來存儲發展的一種趨勢。目前,云存儲廠商正在將各類搜索、應用技術和云存儲相結合,以便能夠向企業提供一系列的數據服務,但是,未來云存儲的發展趨勢,主要還是要從安全性、便攜性及數據訪問等角度進行發展。
安全性。從云計算誕生,安全性一直是企業實施云計算首要考慮的問題之一,同樣,在云存儲方面,安全性通常是首要的商業考慮和技術考慮。許多用戶對云存儲的安全要求甚至高于它們自己的架構所能提供的安全水平。既便如此,面對如此高的不現實的安全要求,許多大型的可信賴的云存儲廠商也在努力滿足它們的要求,構建比多數企業數據中心安全得多的數據中心,并通過可與NSA(美國國家安全局)媲美的加密層和保護層來保護存儲中的數據。
便攜性。一些用戶在考慮托管存儲的時候還要考慮數據的便攜性。一般情況下這是有保證的,一些大型服務提供商所提供的解決方案承諾其數據便攜性可媲美最好的傳統本地存儲。有的云存儲結合了強大的便攜功能,可以將整個數據集傳送到你所選擇的任何媒介,甚至是專門的存儲設備。
性能和可用性。過去的一些托管存儲和遠程存儲總是存在著延遲時間過長的問題。同樣互聯網本身的特性就嚴重威脅服務的可用性。最新一代云存儲已經有突破性的成就,體現在客戶端或本地設備高速緩存,將最經常使用的數據保持在本地,從而有效地緩解互聯網延遲問題。通過本地高速緩存,即使面臨最嚴重的網絡中斷,這些設備也可以緩解延遲性問題。這些設備還可以讓經常使用的數據看起來像本地存儲那樣快速反應。通過一個本地NAS網關,云存儲甚至可以模仿中端NAS設備的可用性、性能和可視性,同時將數據予以遠程保護,且這種數據保護水平只有少數企業才能做到。性能方面的另一個問題是,當數據變化率太高的時候,這些解決方案可能會消耗太多的互聯網帶寬,而且這可能會使你的云存儲解決方案產生隱含成本。即使如此,廠商們仍將繼續努力實現容量優化和WAN(廣域網)優化,從而盡量減少數據傳輸延遲性。
數據訪問。另一個常見的疑慮是如果執行大規模數據請求或數據恢復操作,那么云存儲是否可提供足夠的訪問性。一些廠商可以將大量數據傳輸到任何類型的媒介,可將數據直接傳送給企業,且其速度之快相當于復制粘貼操作。此外,一些廠商還可以提供一套組件,在完全本地化的系統上模仿云地址,讓本地NAS網關設備繼續正常運行而無需重新設置。如果大型廠商構建了更多的地區性設施,那么數據傳輸時間將更加縮短。更重要的是,即使你的本地數據發生了災難性的損失,廠商們也可以將數據再重新傳輸
云存儲可以實現存儲完全虛擬化,大大簡化應用,節省客戶建設成本,同時提供更強的存儲和共享功能,部分廠家針對監控提供專門的云存儲系統,可以滿足運營商及用戶單位內部自建等不同需求。
隨著安防監控技術與用戶需求相結合的趨勢愈加明顯,在安防監控產品集成實施過程中,存儲技術也必須不斷適應安防監控的應用特點,不斷的完善自己,存儲產品和安防監控技術整合已經是大勢所趨。監控云存儲系統就是存儲和監控相融合的產品也印證了這種發展趨勢。
從當前看,安防業務的遠程化、聯網化是非常明確趨勢。唯一問題在于視頻監控作為安防領域主要分支,其數據量對網絡帶寬的消耗非常大,就當前而言恐怕還不完全具備數據中心化的條件。數據中心模式引入并逐漸主導安防產業的形態是必然的,但并不是全面的模仿互聯網的“云計算”模型。安防領域的“數據中心模式”一定是有著其自身特點的,可能是集中+分布相結合,可能是物理分散、邏輯集中的模式。
結語
大規模聯網監控的建設和高清監控的逐步普及,需要存儲的海量視頻數據有如潮水般的沖擊著存儲系統,不僅對存儲設備的容量,讀寫性能、可靠提出了更高要求。監控云存儲的出現,突破傳統存儲方式的性能和容量瓶頸,使云存儲提供商能夠聯結網絡中大量各種不同類型的存儲設備形成異常強大的存儲能力,實現性能與容量的線性擴展,讓海量數據的存儲成為了可能,從而讓企業擁有相當于整片云的存儲能力,成功解決存儲難題。借助廠家提供的監控云存儲服務,用戶有望擺脫在硬件存儲設備上的巨額投入,減少在系統維護上的人力支出,快速減輕財政壓力。監控云存儲的出現同時提升了用戶和廠家的競爭力。
2010年11月20日,以科學發展觀下的經濟轉型與公共服務為主題的“IT兩會”在北京召開。工信部電子科技情報研究所所長、計算機世界傳媒集團董事長李穎表示,以云計算、物聯網、移動互聯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已經成為戰略性新興產業。廣泛的應用信息化技術,推動傳統產業升級和優化是經濟轉型的重點。而在此過程中,我們的安防產業和信息化應用也將面臨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未來的監控領域,云存儲必將是最重要的技術之一。
視頻監控作為安防領域主要分支,其數據量對網絡帶寬的消耗非常大,就當前而言恐怕還不完全具備數據中心化的條件,云存儲技術在安防監控領域的應用還將走過一段較長的路程,但隨著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影響其推廣的障礙也會得到根本解決,云存儲在監控領域將有美好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