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春季,也是數碼相機行業的春天,每到二、三月份,數碼相機新品便爆發性地發布。而根據以往的經驗,年初的幾個國際性大展會上,影像廠商均會在會上發布一系列的數碼相機新品,從發布新品的規模以及級別來看,這些個展會同時也是影像廠商之間的技術較量,其中不乏突破性的影像新技術。在日本CP+展會未開始前,我們一起來看下本屆CP+展會上都有新技術亮點。
CP+是一個由日本相機與影像產品協會(CIPA)組織的影像產業展會,今年的展會主題是“世界首映引領照片成像新時代”。今年的展會地址選在了日本橫濱PACIFICO,從2月9日開始到12號閉幕。包括了佳能、尼康、索尼、富士、賓得等影像廠商的積極參與,近期關于各品牌的重量級產品:佳能5D3、尼康D800之類的諜報不斷涌現,似乎會在接下來的展會上一次噴發。
一、傳感器技術再提高
決定數碼相機畫質的是傳感器,因此為了提高數碼相機的成像畫質,廠商總是不遺余力地在傳感器上作文章。每年關于傳感器升級的新聞無數,今天的春季同樣精彩。下面數一數有關傳感器的技術亮點。
1、1820萬像素背照式傳感器
數碼相機傳感器從CCD作主打,與CMOS同臺競技,直到被CMOS代替,在兩年前,CMOS是市面上主流的傳感器類別。相比較CCD傳感器,CMOS有更加靈活的圖像捕獲、更高的靈敏度、更高的分辨率、更低的功耗等優勢,在以消費品元件的競爭當中,更易被生產商所接受。尤其是在當前數碼相機連拍、視頻拍攝等方面的發展,CCD傳感器在靈敏度方面顯得乏力,無力滿足當前需求,使得在CCD與CMOS的大戰中,成為了消退的一方。
背照式傳感器引入消費級別的數碼相機領域是由索尼率先發起的一股風潮,兩年前推行至今,已經成為了消費相機中普及的一種傳感器類型,而今年,索尼發布的消費相機新品,便有試用1820萬像素的背照式傳感器產品,技術再次升級。顧名思義,“背照式”CMOS可以理解為光從背面照射到CMOS。傳統的CMOS每個像素點都要搭配一個對應的A/D轉換器以及對應的放大電路,因此,這部分電路會占用更多的像素面積,直接導致光電二極管實際感光的面積變小,感光能力變弱。而背照式 CMOS將光電二極管“放置”在了影像傳感器芯片的最上層,把A/D轉換器及放大電路挪到了影像傳感器芯片的“背面”,而不是像傳統CMOS傳感器一樣,這樣一來,通過微透鏡和色彩濾鏡進來的光線就可以最大限度地被光電二極管利用。相比較普通的CMOS傳感器,在高感光下的畫質有大幅度的提高。
像素一直以來是數碼相機發展的一個核心參數,當然在當前傳感器尺寸限制下,高像素仍意味著犧牲畫質,背照式傳感器有效提高了同等像素密度的傳感器下的畫質。但初期推出的為1000萬像素版本,經歷了1200萬、1400萬級別后,今年索尼推出的TX200卡片相機為1820萬像素,不但是背照式傳感器像素新紀錄,同時也是消費相機當中的像素最高的版本,堪稱消費相機傳感器的一重大突破。
2、富士全新色彩濾鏡陣列傳感器
富士是影像廠商中為數不多地擁有傳感器研發能力的品牌,在CCD主導的時代,擁有著名的SUPER CCD傳感器作為品牌形象。通過不同的彩色陣列組合來提高相同像素密度下的畫質。多年來都是備受好評的傳感器類型。在CCD向CMOS轉型的過程中是CCD陣營中的一名猛將。如今CMOS時代,富士同樣在傳感器上有著自己的特色,最新推出的單電相機X-Pro1,所使用的APS-C規格X-Trans CMOS傳感器采用的便是全新色彩濾鏡陣列。
富士X-Pro1上最新研發的X-Trans CMOS傳感器。采用了全新色彩濾鏡陣列。全新的色彩濾鏡陣列設計的靈感來自于傳統的銀鹽膠片上的銀鹽顆粒的排列,可以有效減少摩爾紋和偽色的產生,從而取消光學低通濾鏡,因此可以有效提高傳感器的成像質量。
富士X-Trans CMOS傳感器在陣列中的每個6X6的像素單元中,RGB像素都被不規則(隨機)的排列,可以有效消除摩爾紋和偽色,水平和垂直方向的每一列像素都有R,G,B像素的分布的設計能夠將偽色降低到最低限度,從而獲得更高質量的色彩還原。全新陣列結構使摩爾紋和偽色不那么容易發生,取消光學低通濾鏡也變成了可實現的事實。這將有利于分辨率的提升。
富士對新的X-Trans CMOS傳感器充滿信心,并自稱可以與全畫幅傳感器相媲美,從技術結構上來看,取消低通光學濾鏡確實可以有效提高傳感器的成像畫質,相信會比其他APS-C畫幅的傳感器畫質表現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