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全球消費電子展9日在拉斯維加斯落幕,作為全球規模最大的消費科技產品交易會,該展會一直被認為是觀察世界經濟一年走勢的重要平臺,同時也是電子消費領域的風向標,每年都會展出全球最熱門的消費電子產品。
據展會主辦方美國消費電子協會發布的最新數據,2010年,全球消費電子行業銷售額達到8730億美元,比前一年增長13%。這一數據表明消費電子產業的信心顯著增強。該協會行業分析總監史蒂夫·凱尼格說,2011年,全球消費電子行業銷售收入預計將達到9640億美元,比2010年增長約10%。同時智能電視將會成為全球家電市場的又一熱點。
對于智能電視,有人說這是電視技術史上的一次革命浪潮,在中國市場上,國產廠商則紛紛通過互聯網電視“轉身”,搶先打出“智能電視”概念。今年5月在谷歌發布智能電視僅10天后,TCL、康佳、海信、創維等彩電廠商的智能電視也已上架開賣。
事實上,與眾多國產電視廠商鋪天蓋地的宣傳攻勢相比,智能電視的定義和標準則滯后許多。工信部數字電視標準符合性監測中心主任張素兵博士表示,雖然業界對智能電視的定義并未最終確定,但“具備多元化開放式操作系統,可實現良好的人機交互”基本的入門界定,已被業界認可。從上述界定不難看出,國內的“智能電視”尚屬入門階段。這與軟硬件可同時升級,可實現家電整體物聯的功能的真正的智能電視來說還相差甚遠。
實際上,國際電子巨頭的智能電視產品在海外市場早已“開花結果”。在本屆全球消費電子展上,三星首次高調展出了能夠提供優質2D、3D高清畫面和流媒體內容的SmartTV。三星電子相關負責人指出:“我們正在進入一個綜合性娛樂的時代,而三星的重新定義使電視成為家庭娛樂中心,SmartTV將成為與家人、朋友共享美好時光的載體。”
2011年對智能電視而言將是具有分水嶺性質的一年。三星相關負責人就表示,2011年之后生產的電視以及新40英寸電視都將帶有智能電視功能。行業資深專家表示,較之國外廠商推出的具有強大功能的智能電視,時下國內的智能電視只能看作是“互聯網電視”的加強版,與真正的具有開放式平臺的理想狀態還尚有距離,一旦政策壁壘消失,外資品牌奮起競逐智能電視市場,國產廠商所面臨的形式將相當危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