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網絡的發展,音像制品幾乎沒有了。 ”在近日舉行的中國(上海)網絡視聽論壇上,保利博納電影發行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姜寨瑾一席話引起與會者共鳴。在大會討論中,視頻網站Netflix正替代Youtube和Hulu,成為中國同行爭先效仿的榜樣,其制勝之道就是將音像制品網絡化。同國外相比,國內市場還有自己的特色——“盜版碟打敗正版碟,網絡又打敗盜版碟”。
將DVD直接搬上網絡
樂視網COO劉弘在發言中,提出要做Hulu+Netflix模式。無獨有偶,“做中國的Hulu+Netflix”,也出現在優酷網上市說明書中。網上電影院Hulu,人們已不陌生,而Netflix大有后來居上之勢。 Netflix創業初只是傳統DVD租賃企業,面對飛速發展的互聯網,它首先想到用互聯網提供在線租賃服務,接著又發現DVD成本越來越高,網絡帶寬費用反而越來越低,于是Netflix搖身一變提供網上影視劇點播服務,節省了原來巨大的快遞成本。劉弘透露,樂視網成立之初就認準互聯網發行將取代DVD發行。PPS總裁徐偉峰認為,2010年Net-flix股價飛漲,被外界看好,正是由于把DVD放到網絡,類似嘗試國內網站已經做了很多,未來大有潛力。
論壇中,專家們提出云視頻超清播放機,更拉近了互聯網和視聽影院的距離。作為連接互聯網和電視機的播放機,云視頻超清播放機能達到藍光DVD標準,相當于普通DVD六倍的畫質,“用投影儀和超大屏幕的電視機看,跟在電影院數字銀幕看到的效果幾乎一樣”。
大片“上網”速度飛躍
點開優酷網,播放高清正版《盜夢空間》,付費五元,兩天內不限次收看。國產大片“上網”速度,從過去影院上映后七周才能看到,變成了現在的四周;熱門電視劇在網站和衛視同步播出,這一切都在阻截傳統音像制品出路。幾年前,《天下無賊》音像制品銷量100余萬張,這樣的成績今天看來已是神話。眼下一部電影碟片發到20萬張已算驕人。難怪有人將音像制品市場比作一潭水,網絡就像一塊巨大的海綿,它依靠免費的特性吸干了潭中的大部分資源。
“現在的人都用電腦,上網看電影壓根不要錢,租碟賣碟生意很難。 ”走訪碟攤可以看到,所有碟片內容都可以通過互聯網獲得,收看效果一樣,速度則更快。更有網友精辟地概括這一現象:“盜版碟打敗正版碟,網絡又打敗盜版碟。 ”以一月中旬將播的新《水滸傳》為例,音像制品幾天前發售,網上立刻有了盜版視頻,而盜版碟倒沒有如此神速。版權方無奈地解釋:“正版音像制品的發行時間,必須早于電視臺播出15天,這是行內慣例。而網友買到了高清碟片,隨便找個地方往網上傳,我們也攔不住。 ”
唱片悲劇不會重演
MP3流行,將唱片業打得落花流水,想要的歌曲到處都可以下載,再也沒人愿意花錢買CD。 CD的遭遇會在DVD上重演嗎?參加網絡視聽論壇的專家們大多持否定態度。中國盜版碟市場一直是個頑癥。究其原因,在于銷售渠道分散,難以責眾。借助網絡視頻切斷盜版碟產業的利益鏈,將影視盜版的問題集中在視頻服務提供商身上,等盜版碟攤都失去生意的那一天,就是網絡影視正版化有可能的時刻。
在網絡視聽論壇上,幾大視頻網站經營者不約而同地強調“正版”。今年,超過億元采買影視劇版權的網站比比皆是。網絡版權費用從2008年開始迅猛上漲,至今已翻了幾十倍,如今一部熱劇價格在二三十萬元,不亞于衛視取得首播權的代價。前幾年,網站還需要靠盜版吸引用戶點擊率。隨著版權交易完善,各大視頻網站上市,正版化將成為勢不可擋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