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將是3D電視的第一個爆發期,我們希望奪得大陸3D面板市場50%的市場份額”。昨日,全球第三大液晶面板制造企業臺灣友達光電在廣州高調宣布針對大陸量產目前全球商品化最大尺寸的3D液晶電視面板——65寸3D超立體液晶電視屏,友達光電全球業務執行副總經理彭雙浪表示。
應制定自主標準
彭雙浪透露:“國產企業很快就可以在3D市場上與日韓企業展開競爭”,預計今年十一,運用臺灣3D屏的液晶電視就能在終端市場上找到。此前包括三星、松下和夏普等日韓企業均在國內市場宣布推出3D電視新品,而國產企業則仍將精力放在LED上,鮮有在市場上推廣3D電視。
彭雙浪指出,3D屏的稀缺性導致國產企業再一次落后于日韓企業的步伐。不過,彭雙浪認為,兩岸在平板電視產業具有互補性,過去兩年的合作也已充分證明兩岸加強合作,能增加大陸品牌與日韓面板企業談判的籌碼。
彭雙浪呼吁兩岸在3D電視標準的制訂上也可以加強合作,將自主標準推向國際市場。“日韓企業正在制訂3D電視標準,并試圖將其定義為世界標準。”
內容瓶頸逐步破解
對于消費者最為關心的價格問題,業界分析認為:“隨著比日韓企業更具成本優勢的臺灣3D屏的加入,3D電視價格戰一觸即發。”
另外在3D電視內容瓶頸的解決上,亦有部分企業作出新的嘗試。夏普除了將于9月在大陸市場推出3D電視外,還將正式與華納家庭娛樂達成合作。華納公司亦表示,將會把更多3D片源引入中國。中國電子[0.89 1.14%]商會陸刃波認為,臺灣3D屏的加入無疑有利于3D電視更快普及,而內容瓶頸也將逐步得到破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