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平板顯示被列入“新興產業”,將被重點推進。在整體政策利好的情況下,作為當前顯示技術的熱點——3D彩電,其發展有望實現質的飛躍。
另一方面,工信部已明確表態開始制定3D電視標準。工信部相關人士近日表示,將與廣電總局加強溝通,在3D電視的生產、顯示、傳輸方面做好銜接工作。另外,3D影視的標準也在制定中,有望解決片源不足的局面。“有些標準已經立項,有些還處在專家研討階段”。
中報顯示彩電企業營收慘淡
截至8月底,我國彩電企業上市公司中報集體亮相完畢。其中,從今年一季度開始的彩電銷售增幅放緩,毛利率下降等狀況到第二季度并未改善,反而進一步惡化。
TCL多媒體中報顯示,上半年虧損3.34億港元,營業額增長7.5%,但毛利率較上年同期下降17.4%,虧損額度在本土彩電企業中最大。四川長虹(600839)在政府補貼6000萬的基礎上,彩電業務仍出現虧損,其凈利潤僅為4000萬元。而深康佳實現凈利潤5088.75萬元,同比下降36.63%。
海信電器(600060)或是上半年中國本土家電企業中較少實現利潤增長的企業之一,這主要取決于其技術上的優勢。其公告顯示,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94.88億元,同比增長27.95%;凈利潤2.47億元,同比增長47.80%。中國電子商會副秘書長陸刃波表示,海信電器因為之前LED電視推得早,本身又有不錯的研發實力,業績比其他幾家要好一些。
企業搶攤3D電視尋求突破
3D電視自誕生以來,片源不足、沒有統一的標準等一直倍受消費者詬病。但是一個不容爭議的事實是,彩電企業對3D電視趨之若鶩,松下、三星、索尼、長虹、TCL、海信、康佳、創維等廠商紛紛發布了各自的3D戰略。
在海信電器之前,國內外彩電廠商產業鏈已爭先推出3D電視。9月3日,總投資175億元的京東方合肥6代線正式進入試生產;與此同時,京東方北京8代線、TCL的8.5代線項目也在進行中。早在今年4月份,三星率先推出3D電視,以及配套的3D藍光播放器、快門式3D眼鏡等,并通過豐富的產品線提供系統的3D整體決策方案幫助其贏得先機。同為韓系的LG更是在揚言明年將占3D市場份額的25%。素有“液晶之父”著稱的夏普雖然在3D電視上沒能搶先于三星、索尼、LG等合資品牌,但是還是搭上了3D電視的“早班車”。在今年8月中旬,夏普正式宣布在中國市場推出搭載多項創新技術的AQUOSQuattron3D液晶電視,并于9月上旬正式登陸國內賣場。
國家廣電總局科技司科技處相關負責人也稱,目前廣電總局的確正在進行3D電視標準的研究工作,會爭取明年在全國進行試點。至于具體技術和收費標準,該負責人表示:一切都還沒確定下來。
整機廠商率先受益
3D技術是彩電業面臨的又一革命性技術,在起步初期,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視。據發改委透露,未來兩到三年內,政府將至少引導1000億的資金投入到新興產業中來。
另一方面,據悉,在第14屆中國國際貿易投資洽談會簽約項目中,國內最大的大型真空光電子成套生產設備制造商與合肥新站區的簽約涉及30億元的總投資,成為合肥市在此次投洽會上簽下的最大一筆合約。另外,廣東提出,到2012年初步建立產業鏈完整、集聚度高、擁有關鍵核心技術、產值超萬億元的高端新型電子信息產業群。同時還要建設15個以上省級高端新型電子信息產業基地培育30家以上在相應產業領域處于國內領先的骨干企業。
由于各級政府的重金扶持,也讓機構對3D電視產業青睞有加。國金證券(600109)研究所認為,本土企業獲得良好發展勢必推動液晶電視相關制造鏈的良性發展,特別是農村市場的開拓,更增強了液晶電視制造鏈國產化的需求。此輪電視領域的技術創新,將使得整機廠商最先受益,元器件與連接器企業次之。考慮技術難度,液晶面板制造鏈國產化最次之。因此,優先推薦液晶電視整機廠商,其次是相關配套的元器件企業,并關注液晶面板相關產業鏈環節國產化帶來的發展機遇,但也關注不盈利風險。建議投資者關注海信電器、TCL集團(000100)、順絡電子(002138)與得潤電子(002055)。
興業證券認為,從投資角度看兩家上市公司最值得期待:海信電器和TCL集團,前者在3D電視領域領跑,后者則在行業內最具技術和規模實力。另外,在輔助設備領域,A股市場唯一一家量產3D眼鏡的上市公司歌爾聲學(002241)也將隨著市場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