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多家平板電視企業發布了3D等離子戰略:松下、長虹、三星等這些國際知名企業都推出了3D等離子新品。而隨著等離子電視廠商逐漸轉向3D市場,等離子終于打通了通往未來的任督二脈:等離子電視是3D效果顯示最好的載體,而且有望帶動2D等離子電視銷量的提升。
產業鏈日漸成熟 3D元年等離子高歌猛進
日前,當各地爭相斥資引進液晶面板生產線解決屏幕瓶頸問題時,等離子在中國已經悄然形成了上下游貫通的完整產業鏈,從屏到整機的三大產業集群基本形成。
據了解,在中國目前至少有三大等離子產業群正在如火如荼進展中,其中包括LG、松下、熊貓分別在華東地區的等離子產業群;日立與安徽鑫昊在華中合作的年產150萬片42英寸等離子面板的生產線;西部地區則有長虹的虹歐等離子產業群。
值得關注的是,在發展3D方面,等離子電視企業通過多點布局,正在打造貫穿產業鏈的優勢。四川長虹在 等離子屏產業,是中國第一條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國際最新一代等離子顯示屏生產線,亦是國內率先擁有技術專利、打造完整產業鏈的企業;上海松下等離子在原有等離子屏生產線的基礎上,擬定在上海地區再投資新建一條“六面取”等離子屏生產線,將于2012年投入使用。
從去年開始,中國也開始有意識地推動等離子產業鏈國產化步伐,給予配套企業一定的政策扶持資金,鼓勵其參與等離子電視配套產業的研發。綿陽艾薩斯電子材料有限公司、西安新亞洲機電工程有限責任公司、南京金視顯科技有限公司、成都三利亞中瓷有限責任公司這些上游企業在產業鏈方面優勢突出,有力地加強了等離子的競爭力。
如今,當液晶電視的種種弊病日漸顯現之際,國產PDP電視在擁有多項專利技術和構筑了完整的上下游產業鏈時,等離子崛起的機會終于來了。
性能+消費者優勢 等離子與3D絕配
中國電子視像協會有關專家表示,等離子電視的二次購買率達到86%以上,同時具有非常良好的口碑效應。而隨著全球這種3D趨勢越來越明顯,作為更好展示3D效果的顯示技術,等離子將重回主流視界。這也是基于3D效果對電視載體的具體要求:第一,3D畫面要具有優異的動態表現能力;第二,3D畫面要具有豐富逼真的色彩還原能力;第三,3D畫面左右眼感受的亮度、色度、清晰度等指標應具有較好的一致度。
從等離子技術和液晶技術的表現來看,液晶電視如果要支持3D顯示,必須具有480Hz的刷新率。筆者了解到,等離子陣營有效地解決了這個問題。松下、長虹等日前發布的3D等離子新品都擁有600Hz的刷新率,徹底解決了拖尾問題,讓3D畫面的表現更為流暢。此外,高動態清晰度的優勢,3D等離子電視在播放普通2D畫面時也能保持1080線的動態畫面。
天津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學院侯春萍教授告訴筆者,等離子在支持3D方面得天獨厚的優勢還在于其主動發光的原理,這讓3D畫面無論從哪個方向看,都能夠正常顯示。而部分液晶產品由于偏光技術的原因,使得3D畫面只能從水平方向觀看,消費者無法斜視或者躺臥觀看。
業內專家告訴筆者,從2D優勢到3D優勢,消費者選擇等離子電視除了以上原因還在于,從價格角度分析,3D等離子相對而言不需要對面板進行大的升級,而3D液晶電視大多需要高速驅動的液晶面板,這將導致產品的最終售價相對普通產品高出很多。
據悉,為了讓消費者更直觀地認清3D等離子的優勢,等離子委員會9月份將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舉行一場3D等離子和3D液晶電視優勢對比活動,屆時消費者可以現場感受兩者的不同。
完善的產業鏈布局、核心3D表現性能、優越消費者口碑,這“三駕馬車”奠定了等離子電視的獨特優勢。在3D開局的元年,等離子已經占據3D表現的最高峰,它的崛起帶來了中國彩電業的希望。從美洲到歐洲到亞洲,合縱,連橫,突破,顛覆,已經成為十年來等離子的主旋律,終于在這個金秋盛大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