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第一批三網融合試點城市已向國務院三網融合工作協調小組送報了試點實施方案。分析人士指出,試點方案的推出預示著三網融合的進程加速。作為較早開始三網融合探索的彩電企業康佳已做好互聯網電視智能化的技術準備,已經與數十家軟件開發廠商達成了關于智能電視軟件開發的合作協議,表明國內彩電行業正在向軟件技術領域發力。
三網融合意味著一場市場盛宴的開始。有數據顯示,目前,中國有線用戶達到1.6億,在三網融合的趨勢下,未來3年可帶動投資和消費達6880億元,除了互聯網、電信運營商和廣電總局通過合作分享這市場巨大蛋糕之外,內容提供商以及消費電子廠商都將從中受益。
早在2008年年底,國內各彩電企業便開始布局互聯網電視,去年起,以康佳、TCL等為代表的國產彩電廠商宣布停產部分非互聯網電視,將互聯網功能定為電視的標準配置,表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如今,借著三網融合的東風,國內彩電廠商先后紛紛推出新品。有數據顯示,今年1~5月,具備互聯網功能的電視銷量出現爆炸性增長,零售量接近70萬臺,占所有平板電視零售量近10%,其份額可見一斑。
“2010年網絡電視正式進入智能時代。”康佳集團總裁陳躍華表示,隨著三網融合的日漸提速,市場對于具備互聯網功能的智能電視反饋相當積極,需求顯著增長,彩電企業的競爭也越發激烈,“此次試點政策也將刺激智能彩電領域及其相關產業鏈釋放出更大的市場潛能。”
基于近年來三網融合概念的提出,消費者更關心生活是否會有所改變,能否快意地享受更豐富的影視娛樂、教育資訊。而對于廠商來說,最大的挑戰就是如何為用戶做好技術、內容和服務方面的準備,讓消費者能夠為其產品買單。
目前,不少彩電廠商正抓住政策機遇,推動彩電制造業升級和向服務業拓展,全面推進包括終端產品、系統設備、軟件平臺及內容服務在內的一體化、集成化產業發展。以電視屏為牽引,加速三屏融合,為家庭和個人用戶提供綜合信息產品服務。康佳已和廣東電信、中錄聯興、精品教育網、迅雷、PPS等20多個內容提供商建立起合作關系,今后還將與專業軟件公司、高校及軟件愛好者合作,編寫平臺應用程序,最后開放整個平臺的源代碼,建立開發者樂園網站,讓所有消費者參與平臺的內容建設。
記者了解到,相比較國內,國外三網融合起步較早,國際上已然顯現出整合網絡娛樂、3D顯像、數字家庭、移動電視等應用的發展趨勢,從Intel、Google、蘋果這樣的IT大擎到索尼、三星等電視巨頭,全球消費電子企業似乎都投身到了“智能較量”之中。
康佳集團多媒體營銷事業部市場部總經理黃心仲認為,外資品牌主要致力于普及LED、3D等硬件導向的電視,在軟件導向的智能電視方面較為落后,而以康佳為代表的國產企業則不約而同把軟件平臺作為主要推廣點。未來彩電、IT等數碼產品的競爭轉向了內容的較量、平臺的競逐,發揮消費者自己的創造力,共同來互動、體驗甚至創造功能,這更加符合我國三網融合的趨勢,這也是中國企業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