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一年試點,家電以舊換新政策被推廣到全國更多省市。得益于這項政策,眾多廢舊家電拆解企業一夜之間從“吃不飽”變成了“吃不下”,這也給作為監管者的環保部門提出了新課題。按照國務院要求,環境保護部負責廢舊家電拆解處理的組織實施和監督管理等相關工作。對于這項全新的工作,環保部門怎樣才能“不辱使命”?
在不久前召開的全國家電以舊換新工作會議環保部門討論會上,來自試點省市的代表將一年來的經驗教訓和盤托出,即將開始政策實施的省市也介紹了自身的準備情況。環境保護部污染防治司有關負責人一直在提醒各地環保部門:“要把問題想得更復雜一點,把工作做得更細一點”。
拆解能力不是越大越好
合理布局,使處理能力與待拆解的廢舊家電產品相對應也很重要
很多廢舊家電拆解企業沒有想到,他們忙碌的日子會來的這么快。長沙是首批9個試點省市之一,湖南萬容科技公司是湖南省家電以舊換新唯一指定拆解企業。在家電以舊換新政策啟動后,待拆解的廢舊家電數量激增,而萬容公司長沙總部的拆解能力有限,部分廢舊家電需要轉移到公司的岳陽電子廢棄物拆解基地進行拆解和處置。
“吃不下”是首批試點省市廢舊家電拆解企業初期面臨的共同問題。江蘇省環保廳的相關負責人更是直言:“在最初的高峰時期,拆解企業的廢舊家電放都放不下”。
那么,準備實施這一政策的地區是不是拆解能力準備得越大越好呢?當然不是。在環保部門的討論中,污染防治司的這位負責人反復強調:“要讓回收的廢舊家電得到及時處理,就要保證足夠的拆解處理能力。但是,不能一哄而上,要防止拆解能力過剩。”
廢舊家電拆解產業是靜脈產業,其特點在于總量有限,能夠回收處理的數量更是有限。如果拆解能力不足,回收的廢舊家電不能得到及時處理;但如果拆解能力過剩,拆解企業的效益就會受到影響,同樣也會傷害這個產業。
因此,與會代表建議,各地要充分借鑒試點地區的經驗,摸清本地區廢棄電器電子產品產生、回收、處理等基本情況,全面掌握拆解處理能力、技術和污染防治水平,科學預測可能產生的廢棄量及其趨勢,分析其跨區域流動情況。在此基礎上,合理確定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發展規劃目標,包括各類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數量、處理能力等。
在組織拆解處理工作的時候,結構合理也很重要。截至今年5月24日,首批9個試點省市回收的廢舊家電中,電視機占到80%以上,達1129.9萬臺,其后依次為洗衣機、冰箱、電腦和空調。在提高拆解處理水平的同時,合理布局,使處理能力與待拆解的廢舊家電產品相對應也是很重要的問題。
環保部門監管壓力大
含鉛玻璃最不值錢但最難處理,環境風險最大;線路板最值錢,拆解企業更愿意進行拆解
部分省市試點經驗表明,家電以舊換新政策的實施對于規范廢舊家電拆解、促進資源回收利用等方面作用顯著。對于環保部門來說,也是加強廢舊家電拆解企業監管、防范環境風險的一項重要的工作。
待拆解家電數量的激增,讓很多拆解企業原有的儲存場地捉襟見肘,露天堆放必然使環境風險增加。青島市環保局總工程師王軍說:“拆解企業與環保部門關注的焦點是不一樣的,企業關注如何盈利,而環保部門關注的是防范環境風險。比如,含鉛玻璃最不值錢但最難處理,環境風險最大,而線路板最值錢,拆解企業更愿意進行拆解。”
試點期間,各地環保部門在加強環境監管方面下了很大力氣,但部分地區對拆解企業的監管仍然不到位,基層監管力量不足,監管手段落后。目前,只有江蘇等少數省市對拆解企業實行了視頻監管。根據相關要求,拆解處理企業應設立視頻監管系統,對廠區所有進出口、拆解處理和貯存等重點區域進行24小時不間斷監管。
江蘇省環保廳相關負責人在會議現場展示了視頻監控的錄像。據介紹,到今年春節前,江蘇所有拆解企業的物流通道、接收場所、貯存場所和拆解場所全部實現了視頻實時監控,江蘇省環保廳和企業所在地環保部門可以隨時察看拆解單位的有關情況,也可以歷史回放。江蘇省固體廢物管理中心還專門安排了一人負責監控工作,為實現規范化管理提供了保障。
為防止回收的廢舊家電從拆解環節再次流入二級市場,上海市環保局除了通過管理系統對拆解單位接收、拆解情況進行監管外,還要求各拆解單位建立專門的接收、貯存、拆解、處置臺賬,詳細記錄接收情況、出入庫情況、拆解情況等,以達到賬物相符、接收與拆解數量平衡。
監管之外,企業自律也同樣重要。江蘇省環保廳在多次征求拆解單位意見的基礎上,由其中相對較好的單位發起倡議,做出拆解處理企業完全符合環保要求、絕不流入二手市場、信息公開等方面的承諾。違背承諾的企業除取消家電以舊換新拆解處理資格外,嚴重的將自愿放棄相關環保資質。而在廢舊家電拆解行業中,身在其中的從業者更清楚這個行業的秘密和規則,也更容易發現問題。因此,江蘇省環保廳在加大檢查力度的同時,還組織5家企業進行互查,進一步發現問題。
拆解后怎么辦?
拆解技術及管理水平不高、廢棄物處置不利等問題暴露
家電以舊換新政策讓拆解企業一時間“忙得團團轉”,但與此同時拆解技術及管理水平不高、拆解后廢棄物處置不利等問題也暴露出來。
以江蘇省為例,其拆解企業原來主要拆解生產企業產生的電子廢物,品種較為單一,數量也較少。因此,拆解設備多為單一品種的專用拆解設備和一些簡單的拆解流水線,而且手工拆解情況較多,實際處理能力偏小。這些拆解企業的原有拆解能力不能適應家電以舊換新政策實施以來批量化、多樣化廢家電拆解的需要,導致拆解進度偏慢。為了適應處理量大幅增加的需要,大多數單位增加了倉庫和拆解場地,增加了拆解工人,但拆解處理水平沒有得到相應提高。
同時,拆解企業原有的倉儲設施也已無法滿足需要,個別單位存在廢舊家電露天堆放的情況。在內部管理上,各單位之間差距也比較大,特別是在去年剛開始的時候,個別單位記錄不全、不完整甚至不夠真實的現象均有發生。江蘇省環保廳工作人員表示,經過不斷改進,情況已經有所好轉,但距離規范要求依然差距很大。
試點期間暴露的另一個問題是,廢舊家電拆解產物處理存在環境隱患。比如,冰箱的保溫材料大量暫存,未及時利用或處置;冰箱的制冷劑因為種種原因不能完全回收;部分帶元器件的電路板非法流向不規范的處理企業等。拆解產物的安全處置也是地方環保部門非常關心的問題。
上海環保局工作人員反映,上海廢舊家電拆解中,90%以上是廢電視機,導致拆解后的CRT玻璃處置一直面臨困境。由于處置環境成本較高及處置渠道的不暢通等導致大量積存,對環境造成了潛在的風險。“如果今后液晶屏幕增加,會使拆解處置的壓力更大”。
環保部門審核補貼壓力大
舊家電在回收流通環節的“換包現象”,使監管部門進行物料平衡核算時產生較大誤差
家電以舊換新政策解決了拆解處理企業“無米下鍋”的問題,但由于部分地區廢舊家電回收價格相對較高,而拆解出來的原材料品質不高、市場價值較低等原因,拆解處理企業經營存在一定困難。
對此,在新一輪的家電以舊換新推廣工作中,將根據拆解處理企業實際完成的拆解處理數量給予定額補貼。根據會議上的一份討論稿,具體標準為:電視機15元/臺、電冰箱(含冰柜)20元/臺、洗衣機5元/臺、電腦15元/臺,而空調因為拆解有一定利潤,不予補貼。
在這一輪家電以舊換新工作中,環保部門除了要對運費補貼進行審核外,還要承擔拆解處理補貼的審核工作。
此次會議上,地方環保部門普遍的反映是在審核工作方面“力不從心”。由于運費補貼審核材料繁多,管理成本、人員需求和工作量巨大,而目前各地的管理人員和工作經費嚴重不足,無法滿足相關的管理需求。“上海在這一年的試點中,共回收各類舊家電200多萬件,就有200多萬張單子。一個人一天最多看200多張,可我們現在連10個人都湊不齊,審核的壓力非常大。”上海市環保局一位工作人員表示無奈。
在試點中,很多拆解企業接收的部分舊家電存在主要部件缺損嚴重的問題。拆解企業反映,廢家電中常有空殼機出現,而缺少個別零部件的舊家電更是不計其數。舊家電在回收流通環節的“換包現象”,導致拆解企業拆解的舊家電部分已沒有殘余價值,也使監管部門進行物料平衡核算時產生較大誤差,給日常環境監管和核查帶來難度。
對此,《家電“以舊換新”拆解處理企業補貼審核指南》(征求意見稿)明確了廢舊家電無害化拆解處理數量核定原則,并注明了企業所拆解處理的廢舊家電必須具有的主要零部件。比如,電視機要包括顯示器、機殼和電路板,冰箱要包括壓縮機和箱體(含門),電腦要包括顯像管(顯示器)、機殼和主板等。如果拆解處理企業所接收和拆解處理的廢舊家電不具備這些主要零部件,或者拆解產物未做最終處理,將不計入企業拆解處理數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