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議已久的音視頻節目播控權,在三網融合方案最終敲定后,被確定為廣電總局獨家所有。但在此前多版方案稿的討論制定中,有關播控權的爭奪,廣電并非一直順風順水,電信運營商的精心布局,一度讓廣電放權電信。
廣電總局曾經在三網融合試點方案第三稿中,放開部分內容播控權,幾天后,在第四稿又重新收回且控制更有所加強。此前,電信運營商曾為取得內容播控權精心布局,其得而復失的原因和國際背景有關。
精心設計成泡影
5月下旬,在廣電總局和電信運營商初步達成一致的《三網融合試點方案》第三稿中,電信獲得了部分內容播控權。具體是指除了直播和時政節目以外的IPTV節目的播出和編輯權限。其中,針對EPG一域,電信運營商最為精心設計。
所謂EPG,是Electronic Program Guide的英文縮寫,意思是電子節目菜單。IPTV所提供的各種業務的索引及導航都是通過 EPG系統來完成的。 EPG系統的界面與互聯網頁面類似,在 EPG界面上一般都提供各類菜單、按鈕、鏈接等可供用戶選擇節目時直接點擊的組件; EPG的界面上也可以包含各類供用戶瀏覽的動態或靜態的多媒體內容。
由于第三稿已經是經過幾輪修改,電信運營商對于廣電總局對內容權的“嚴防死守”已經有所預料。因此,在第三稿中,為了能盡可能防止再次被“卡”,電信特地避開EPG的專業稱謂,而將其包裝為更具互聯網特點的名字“用戶首頁”。實際上,電信非常清楚,在數字電視的各類業務中,EPG的點擊率最高,并逐漸成為數字電視中一個發展迅速的行業。EPG是觀眾進入數字電視和IPTV的門戶。
已經做好在內容播控權上收獲甚微的電信運營商,把經過精心設計的“用戶首頁”當作了最后一塊可獲得的中間地帶。在第三稿中,廣電確實對這一既無涉直播又容易管控的區域放權給電信。
然而,在重新修改送審的試點方案第四稿中,廣電不僅收回了第三稿中的影視內容播控權,還將EPG的內容權限也一并收回,“這比之前還有所加強了,我們沒有預料到。”中國電信內部人士說。
廣電指出新背景
廣電總局對此番播控權的放開又收回自有其解釋。接受記者采訪的廣電總局管理人士稱,之所以收回播控權,是因為國際形勢發生了變化。
其所指的國際形勢變化,指的是5月21日,美國國防部宣布,為了打擊敵對國家和黑客的網絡攻擊,“網絡司令部”于當天正式啟動。 此后,中央電視臺、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多次對此新聞做了報道。而彼時,正值試點方案第四稿提交前夕。中央國際廣播電臺在節目中指出“美國成立‘網絡司令部’將可能引發在網絡領域的軍備競賽,它將給世界安全和地區穩定帶來新的影響!
廣電指出,在新的國際背景下,廣電獲得骨干網接入權有所必要!霸诂F有互聯網基礎上,另建主流網站備份系統,也是是國家戰略需要。”
此外,在給決策層的意見當中,廣電甚至暗示,在引導輿論過程中,廣電雖然也曾經犯過錯誤,但最近幾年表現是好的。而電信卻劣跡斑斑,比如互聯網涉黃,等等。
上述廣電界人士指出,“在考慮到國家安全等背景下,三網融合政策最終向廣電傾斜還是向電信運營商傾斜,并不取決于某個部委的利益,而是取決于國家利益!
據記者了解,在最新通過的試點方案中,針對廣電想進入的領域,工信部向其開放了進入權。明確了廣電負責IPTV集成播控平臺建設管理,包括EPG計費管理、通過有線網開展完整的互聯網接入、數據傳送及IP電話業務。這已經可以理解為,廣電獲得單向進入權。
今日工信部將開會專門針對新方案進行部署,不過消息人士稱,目前的方案只是“基本通過”,細節仍待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