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受《功夫熊貓》導演推崇 制作可與夢工廠媲美
旋轉木馬、過山車、機器人、電梯、自動售貨機……這些偉大的發明究竟是如何被創造出來的?近日,集結國內動畫領域百人優秀創作團隊,耗資3600萬元,歷時3年精心打造的國內首部大型3D科普動畫系列劇《小狐貍發明記》,將于2011年寒假期間亮相在央視熒屏上,與廣大青少年觀眾見面,有望掀起一輪科普風暴。
注重選材 精選50余種重大發明
作為國內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大型三維動畫科普電視系列片,《小狐貍發明記》以一只“聰明活潑、善于思考、渴望創新發明的小狐貍”為主人公,通過52個與發明創造有關的奇妙故事,分別展示了抽水馬桶、機器人、電梯、旋轉木馬、熱氣球、滅火器、自動售貨等物品的發明原理和發明過程。
“為了挑選劇中的發明主題,我們對京、滬兩地兒童進行了近萬份的調查問卷。每一個主題都經過了反復揣摩推敲,既參考近年來動畫題材的流行趨勢,也重點結合了兒童的日常喜好,易于他們對發明原理和過程的理解。”該劇的總導演,曾獲國際多媒體最高賽事“莫比斯”杯文化遺產創新獎的葛水英說。
對于科普,尤其是發明題材來說,不允許出現錯誤的知識點,吃透每一個發明的原理對編劇來說是非常大的挑戰。據悉,為了讓孩子們更好的理解每一個發明,《小狐貍發明記》的片尾特意增加了1分鐘的科普知識,介紹每集發明物品的起源、原理和知識點。
采用電影制作標準 有望出口多個國家
“我們是在拍一部劇場版電影。”葛水英透露,為了傾盡全力打造高質量的動畫精品,《小狐貍發明記》的場景、動作、表情、毛發的制作精細程度媲美電影。而《小狐貍發明記》也將采取高清和立體兩種輸出格式,以適應即將到來的立體動畫市場。
可喜的是,全球化的題材,精良的制作經換來了良好的市場反饋。據了解,《小狐貍發明記》在2010年3月的“東京動漫節”,6月的“昂西動畫節”上都引起了不小的轟動,而在10月份的“法國戛納電視節目交易會”上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小狐貍發明記》目前海外版權已售出約150萬美金,將有望成為出口多個國家的文化產品。
“小狐貍的動畫形象非常可愛,你們的制作水平很優秀,你們的毛發制作可以與夢工廠媲美!”《功夫熊貓》導演約翰·斯蒂文森在一次國際動漫交流會上如此盛贊《小狐貍發明記》。
據了解,該劇在動畫人物制作上采用了真實表現感超強的“毛發渲染技術”,這也是全球首部采用該技術,并且是全部角色全毛發的動畫電視。
大投入大制作 打造國內高端動畫主流品牌
在一波接一波的3D動畫片的火熱浪潮中,中國的青少年似乎已經不記得到底被多少部國外3D動畫大片所打動了。但是遺憾的是,目前國內高端主流動畫產品少之又少。
《小狐貍發明記》的總策劃丁冬表示,目前很多動畫公司沖著國家的補貼政策去生產動畫片,因此并不花大力氣投入。而《小狐貍發明記》反其道而行之,采用了近乎苛刻的制作標準,在制作上不計成本的投入。而投入的信心則來源于他們對于市場的分析和判斷。
近年來,我國兒童消費在家庭支出中的比例持續增長。據調查顯示,城市兒童消費在家庭總支出中所占比例超過33%的家庭,已占到家庭總數的90%。看上去并不創造價值的兒童,正在悄然拉動整個社會的消費。
有業內教育專家指出,由蘇州天潤安鼎動畫與中國科學院自動化所科學藝術中心聯合制作的《小狐貍發明記》題材新穎、技術先進、制作精良,堪稱國內動畫“大投入、大制作”的典范,中國3D動畫的新風貌也或由此而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