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從市信息化產業發展基地獲悉,洛陽首部原創3D動畫電影《牡丹》人物造型及場景畫面已經確定,首部片花也將于今年12月底“出爐”。據電影制作方菁銳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負責人介紹,此部電影于2010年7月立項,總投資5000萬元,整部電影片長90分鐘。影片將于2011年10月全部制作完成,并計劃在國內及國外部分國家同步上映。
5000萬打造洛陽首部3D動畫電影
洛陽菁銳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創始人王肯說,前些年自己一直在山西經營商貿業,2000年回到家鄉洛陽發展后,發現洛陽的文化、旅游等產業正在迅速發展,便思考著如何為家鄉文化產業發展做點貢獻。
“洛陽牡丹甲天下,如果能將牡丹仙子的神話傳說與動漫人物形象結合,不僅能宣揚河洛文化,也必然蘊藏無限商機。”王肯說,今年菁銳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成立后,自己便開始從北京、上海、深圳等地挖掘人才,并著手籌劃制作3D動漫電影《牡丹》。
王肯說,我們的創作團隊目前有近100人,明年還需補充200人左右。電影《牡丹》總投資5000萬元,片長90分鐘。計劃于2011年底在國內及法國、意大利、德國、日本等國同步上映。
打造原創民族特色動畫電影
“今年國產動畫片時長總計突破20萬分鐘,位居全球第一位,但當今國產動畫片的通病就是模仿歐美、日本等國動畫風格痕跡太濃,缺乏自己的原創思想。”王肯說,一般的電影制作團隊只有1名編劇,為了能夠挑選出最具原創特色的劇本,電影《牡丹》制作團隊中一共投入7名編劇各自獨立創作劇本,最終篩選出最具特色的一部劇本作為定稿。影片中所有人物形象均以牡丹、罌粟、仙人掌、玫瑰等植物為藍本,并在此基礎上進行擬人化。故事講述的是主人公“小牡丹”與朋友共同戰勝邪惡勢力,重返美麗家園“百花谷”的故事。
王肯說,在好萊塢電影中,都是美國人充當救世主,而電影《牡丹》中,則以“牡丹”作為主角,并最終拯救家園,也算是自己的一種國人的民族情結吧。另外,電影中的大反派“罌粟”,是首次被搬上銀幕,并作為主要動畫人物形象出場。這樣的考慮也是為了宣揚反毒、禁毒思想,讓觀看動畫片的孩子們從小就知道毒品是害人的東西。
人物細膩度不亞于《功夫熊貓》
記者從制作人員展示的部分影片片段中看到,影片場景宏大,色彩渲染十分鮮艷逼真。片中人物頭發細膩飄逸,跑動時肢體動作及衣袖擺動、褶皺也完全按照真實情景模擬。
影片2D設計工作人員黃茜說,影片中建筑物場景融合魔幻電影中常見的精靈族建筑風格及中國清代建筑風格為一體,再配以巨大的植物為襯托,讓觀眾看后仿佛置身于仙境中一般。
黃茜說,《功夫熊貓》電影雖然講述的是發生在中國的故事,但國外動畫制作人對中國歷史文化的理解畢竟有偏差。而電影《牡丹》完全出自國人之手,片中的中國元素更加豐富,更易被國人所接受。
創作團隊8成是洛陽人
“我們的創作團隊中,80%是洛陽人。并且主創人員也都是曾在外地工作的洛陽精英人才。”王肯說,如電影《牡丹》的藝術總監潘振國,從2002年開始從事動畫制作,曾參與過索尼PSP掌機游戲《隱形怪物》及EA公司游戲《戰錘OL》的動畫制作。負責決策動畫、特效及后期制作的欒聲澤曾參與過電影《魔比斯環》,國外外包動畫《BRATZ》等項目制作。
菁銳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培訓部經理唐琳說,目前國內頂尖的動畫制作人才僅有300至400人,而這其中有三分之一左右是洛陽人。自己和潘振國、欒聲澤等人一直都在北京、深圳等地工作,但聽說洛陽要制作首部3D動漫電影《牡丹》的消息后,便趕回家鄉參與到這個團隊中,也算是回報家鄉對自己多年的養育之情。
《牡丹》將“備戰”知名電影節
王肯說,《牡丹》這部電影凝聚了眾多洛陽才子的智慧和汗水。公司計劃在明年牡丹花會期間向國內外游客宣傳這部影片,一方面擴大影片影響力,另一方面也是為家鄉的牡丹花會增添色彩。
“影片上映后,將拿到戛納電影節或威尼斯電影節參展,希望能捧個獎杯回來。”王肯說,雖然電影《牡丹》還在緊張制作中,但公司已經計劃明年籌拍兩部電影,其中一部會是真人電影,風格可能類似于幽默搞笑的《瘋狂的石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