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年初以來,隨著首部3D電影《阿凡達》的熱映,全面引發了一股3D體驗狂潮。而3D電視作為上市僅一年時間的電視新品,憑借著出色的畫質和臨場感十足的畫面表現,可謂創下有史以來普及速度最快、消費者接受度最高的電視消費奇觀。
據筆者了解到,目前市面上包括長虹、TCL、康佳、海信、三星、索尼、LG、夏普、松下、東芝等多家主流彩電廠商均推出了3D電視產品,而在這些3D電視產品中,主要以偏光式3D技術和主動快門式3D技術為主。偏光式3D技術眼睛價格較為便宜,主動快門式3D技術眼睛價格較為昂貴。
在偏光式3D技術中,由于眼鏡成本比較便宜,各方面表現上要弱于主動快門式3D眼睛。在使用偏光式3D技術的產品中,對顯示設備的亮度要求較高。在液晶電視上,應用偏光式3D技術要求電視具備240Hz以上刷新率,才能達到連續而不閃爍的3D影像效果。目前部分外資品牌選用的是偏光式3D技術。
對LED電視而言,必須要將刷新率提升到480HZ,才能實現3D畫面不閃爍,由于畫面顯示要求高,技術風險、成本都將大幅增加。而快門式3D技術要求3D液晶電視屏幕刷新頻率必須達到120Hz以上,也就是讓左、右眼均接收到頻率在60Hz以上的圖像,就能保證用戶看到連續而不閃爍的3D圖像效果。
相對于屏幕連續而不閃爍的3D圖像效果,PDP要表現的更為突出,因PDP本身就采用60HZ子場驅動,無論2D還是3D,子場頻率不變,能很好的表現出動態清晰度高、色彩更豐富、畫面真實自然、可視角度大的3D畫面,在技術實現上具備先天優勢,。
另外,對于采用偏光式3D技術的電視來說,最為突出的缺點就是由于進行分幀處理,會使水平方面的分辨率降低一半,所以對顯示的圖像精度有較大影響。偏光式3D技術另一個問題是視角較窄,即便采用了環形偏振,當用戶在超過三十度的水平視角上觀看,3D效果大打折扣。
同時,據上游相關供貨商透露,目前偏光式的3D技術在整體成本上甚至還稍高于快門式的3D方案,雖然偏光式眼鏡較為廉價,但3D電視液晶面板前的偏光裝置還很昂貴,而且對裝配要求苛刻,整套偏光式3D方案并不便宜。
不過針對產業鏈發展的PDP而言,卻避免這些難題。據業內眾多專家證實,在3D液晶電視和3D等離子電視的對比測試中,3D等離子電視最大優勢就是能夠將畫面效果做到極致,并且保證畫質的真實和自然。尤其是在觀看視角上,3DPPD在360度全視角觀看能讓消費者全方位體驗到3D視聽效果,而且畫面沒有閃爍和變色的現象。
從偏光式3D不閃和PDP屏不閃整個表現和技術運用來看,采用PDP屏的3D電視各方面都具有較大的優勢,消費者在選購中也可以實際體驗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