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開幕的2010廣州亞運會將在國際上率先實現大型綜合體育賽事3D試播。
在國產品牌的強勢推動下,此前雷聲大雨點小的3D電視借此契機開始爆發。信息時報記者昨日從賣場獲悉,國產品牌TCL、海信、創維等將攜手發力3D電視,部分品牌3D電視降幅達7000元。
業內人士認為,中日韓彩電企業在3D電視領域的話語權之爭,也因為中國彩電企業發起的“3D攻勢”而變得愈加激烈,3D市場也因此更顯精彩。
國產品牌不甘落后
據了解,繼外資品牌三星、索尼、松下提早布局3D電視之后,國產品牌也積極跟進,TCL、海信、創維、長虹等主流品牌2010年30余款新品3D運動平板已于日前上市。
蘇寧電器黑電采銷管理中心總經理劉鵬認為,無論是合資或者國產主流彩電工廠均集中開發其3D平板產品,而陸續首發上市的3D產品也以其鮮明的特點來吸引消費者的關注。
有行業觀察人士表示,進入今年下半年之后,特別是在不久前的國慶前夕,以TCL為代表的中國彩電企業,憑借企業實力和技術累積,突然高調大規模發布3D新品,并快速推動3D產品量產上市,以更成熟的技術和更超值的價格將3D電視駛入市場發展的“快車道”。
不過,高昂的價格一直是3D電視普及的最大障礙。市場上的3D電視單價通常在2萬~3萬元之間,遠高于普通平板電視的價格。
記者獲悉,為搶得市場先機,即日起國產品牌TCL、海信、創維等將攜手發力3D電視,部分品牌3D電視降幅達7000元。其中TCL的65寸偏振光式3D互聯網電視P10售價僅為29999元,55寸快門式3D互聯網電視不足2萬元。
與此同時,長虹、海信等國產品牌紛紛響應跟進,最終將外資品牌拖下水,讓外資品牌不得不松動其3D電視高企的價格,3D進入普通百姓家庭已經指日可待。
3D普及周期加快
“3D電視的周普及速度比LED電視和互聯網電視要快很多,僅用19周時間,市場普及率就達到了1.5%。”日前,北京中怡康時代市場研究公司市場研究總監彭煜向記者表示,3D電視已經贏得了消費者的青睞,提前進入到市場消費的爆發期。
3D電視的迅速增長,首先源自3D電視給消費者帶來震撼、真實、立體的體驗,也有3D電影的不斷推波助瀾。但中國彩電品牌圍繞3D電視發起的“3D攻勢”,卻被行業人士認為是最重要的原因。
日前,中怡康發布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中秋節至10月10日,全國100個主要城市3D電視零售量突破2.1萬臺,3D電視占平板電視的市場份額達到1.5%,當仁不讓地坐上了彩電市場增長速度排行榜的頭把交椅。
而根據ABIResearch公司的預測,到2013年3D電視市場將會開始加速成長,到2015年3D電視的出貨量將達到5000萬臺。中國立體視像產業聯盟最新的消費者調查數據顯示,73.7%的消費者未來3年內有購買3D電視的意向。
“顯然,在巨大的3D電視市場機會面前,中國彩電品牌需要掌握產業話語權。” 業內人士分析,目前,3D電視基礎技術已呈現中日韓同步起跑的局面,但在3D應用技術方面,TCL為首的國產品牌優勢明顯。國產品牌完全有能力憑借應用技術升級帶來的3D電視應用創新,在3D電視領域開打“技術戰”。